注解】【拾穗】【例证】【纲目

【可一1巴顿(Bruce Barton)是一位采访新闻记者,他叙述从业工作中头一件重要的任务是要写关于布道家辛地比利(Billy Sunday)的事迹。他拣了三个市镇作为采访目标。他所写的经过是:『当我和那些商人谈论时,他们异口齐声说,在布道会期间和结束之后,许多市民都走到柜面来,清理他们以前欠下的旧账。』然后巴顿再采访一位厂商会主席的意见,这个小市镇是辛地比利三年前曾到过举行布道会的。这位主席说:「我不是一信徒,也从来没有到过礼拜堂,但我可以见证一件事。倘若有人建议辛地比利再前来讲道:倘若我们确知他能带来的工作后果,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话;倘若教会未有经费请他来布道,我会在半天的时间内,向那些从未到过礼拜堂的人,筹足金钱去请他来。他前次只花了一万一千元。这个数目只能够支持一个马戏班来表演一天的费用,但马戏班却没有留下甚么给我们。而辛地比利留下的道德气氛是截然不同的。」巴顿所报导的,无非想指出基督教的信息是可以带来洁净的力量的。

当葛培理(Billy Graham)在路易斯安那(Shreveport, Louisiana)布道时,卖酒的销量减了百分之四十;而圣经却增销百分之三百。当他在西雅图(Seattle)布道的时候,当地的人所受的影响非常巨大,当时『有几对正要办理离婚手缋的夫妇都把纠纷化解了。』当他们在北卡罗来纳州举行布道会时(Greensboro, N. Carolina)所得的报告是:『整个城巿社会的每一阶层都受到重大的影响。』

我们在叛舰喋血(the Bounty)的一个历史事迹中,亦可以看见一个伟大的基督教故事。当时这些叛徒被放逐毕嘉岛(Pitcairn Island),他们当中九人是叛徒,六个男土著,十个女土著和一个十五岁的女童。其中有一个人成功地制酿出土酒来,于是可怕的事情随即发生了,他们全部相继死亡,只剩下一位斯密夫亚历山大(Alexander Smith)。他偶尔拿出圣经来读,后来决心与当地的土人共同建立一个遵守圣经教训的社会,一直到了二十年后才有一艘美国帆船经过这个小岛,但他们已经变成一个基督化的社团了,他们没有设监狱,因为没有人犯罪;没有医院因为没有人患病;没有神经病院,因为没有癫狂的人;也没有文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他们如此安享太平的。这个十足路不拾遗的社会,是经过基督教的陶冶和洁净的洗礼而产生出来的。

只要人能让基督进来,基督教信仰的防腐消毒力量必会清除社会的一切毒素,而建立一个纯洁的社会。──《每日研经丛书》

【可一5一对东非洲夫妇,两人都是教会的信徒。他们两人在家里经过一场争吵之后,当中的一位立即跑到教堂,找牧师认罪。但牧师回答说:『现在你不应该来认罪啊!你应先和对方和解,然后来认罪。』人向上帝认罪易,但向人认罪却耻于开口。──《每日研经丛书》

【可一5有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说过,当杜斯加尼尼(Toscanini)登上指挥台时,整个管弦乐队都感受到从他身上发出的权威感召力量。一位有实学的医生,我们一看便可以立刻辨认出来的;一个对专题素有有研究的学者,我们一听就能认识得出来的。同样,约翰来自上帝,当人们听他讲道时,自然体验出来的。──《每日研经丛书》

【可一7桀弗利博士(Dr. G. J. Jeffrey)讲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当他打电话时,先联络接线生驳线,要等候片刻,然后那个接线生便会说:『请等片刻,当我把线驳好,你便开始讲话。』当通话线驳接后,那位接线生再不会说任何的话,而他能直接和对方通话了。

所以,约翰没有存心在台上占了中心主角的位置,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要把人和那位比他更强更大的耶稣连接起来;人之所以愿意来听他讲道,因为他来,不是介绍自己,而是指向一位人人都需要倚靠的主耶稣基督。

──《每日研经丛书》

【可一12「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 」

    圣灵在这里得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祂乃是那运行在洗礼之水面上驯良的“鸽子”(10节),就像挪亚的鸽子飞翔在救恩的方舟与审判的洪水之上(创八8及下);但祂也是那满有大能之创造的灵,运行在洗礼的面上,神将要从这水中召出祂新造的人(林后五17)。正是这大能的灵以无可抵挡的方式将耶稣催到旷野里去,远离人群居住之地,旧约圣经中有众多先知最初都是在那里领受了他们的托付与启示。对于一个澳洲人而言,今天的“内地”就有相同的含义。对于马可的听众来说,他们正受到逼迫,受洗、圣灵,与紧接而来之试验,这样的次序非常切合他们自己的处境,就像今天归正之人时常经历的一样。──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一12~13试探是我们人生不可避免的事,但我们必须认定一点,试探不叫人跌倒;而是锻炼我们的心思和意念,和加强我们的决断力,它们不是要毁掉我们,而是在好的一方面,替我们作好准备,希望我们在试探完毕之后,变成上帝更勇敢刚强的战士,和更优秀的运动员。

举例来说,当一个乙组足球员表演得很出色时,他的球会经理人也认为他极有前途的时候,断不会放他在丙组中出赛,使他不用出力而容易取胜;反之,他会放他在甲组比赛中一试身手,让他在一些从未试过的场面中,尽量表现技能。这就是试探的真正意义──叫我们能够证实自己长成的人性,更加坚强的准备为将来去争战。──《每日研经丛书》

【可一13「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伺候祂。」】

末后的亚当与头一个亚当处境多么不同。亚当起初是在主神所建立的花园里,因他的罪,使花园变为荆棘满地的旷野;但是这末后的亚当要将旷野变为花园。在人心中是这样,在世界也是如此,那里要开放玫瑰花。

亚当为走兽命名,但是末后的亚当,那些兽类已变得野生的了,祂与野兽在一起,但对祂却十分柔驯。祂管理神手中的工作,在祂额间带着冠冕,但是祂为失丧的人类而悲痛。历代的圣徒仍关切较低的动物,它们竟受它们管理,弗朗西斯就能驯服一切的动物。将来孩童们也有类似的经验,与森林中野兽同玩,也不受伤害。

我们都要像主那样,在野兽与天使之间。一方面我们接触低等的生命,另一方面接触较高的,我们常在两者之中选择。肉体促我们趋向禽兽,但心灵要我们像天使,我们要攻克己身,管制它们,要在你心灵中管理,以致那些肉欲只像但以理在坑中的狮子,无法动弹。我们要靠主来克服它们。我们要靠近天使,它们四围安营,为承受救恩的人效劳。主也以祂生活无定来比拟这些野兽的生活,祂的家不在地上,而在天上。

── 迈尔《珍贵的片刻》

15救赎的开端“…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布道家爱得恩·奥说:“福音的第一个字是悔改”那是离罪回转向神。先知撒迦利亚向以色列百姓呼叫要悔改,回转向神:“你们要回头离开你们的恶道恶行。“(亚1:4)
救赎始于悔改,包括心中对罪的改变,将我们导向相信耶稣基督且带来神的饶恕。然而悔改不是一劳永逸的,那是一个继续不断的抉择,一个心志的改变,认识到罪是错的,而且会认罪,并拒绝它,这样才能得到救赎。
马丁路德将此列为钉在威德堡教堂门上九十五条信条的第一条:“当我们的神和主耶稣基督说‘悔改’,定意要信徒的整个生命的悔改。”这是一个继续不断地对付罪的心志。
重点在这里。心意的改变,即悔改的心,应该变成一种新的思想模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在基督里很安全,我们必需继续从神的眼光中来看罪,且认识它是恶的。当我们犯了罪,让我们悔改、认错,并且从神那里得到饶恕。
我触摸到他温柔的怜悯,
因我是有罪且软弱,
哦,饶恕!那甜蜜的字眼,
我听到他是如此愿意地说出来!
悔改表示恨恶罪到极点而转身离开它。
──《生命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