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尼 – 麦克林
第四章 里面的神回应超越的神
我们读圣经时要记得,若是神要强调祂所说的,祂会重复两三次(参考钦定版圣经约翰福音3章3节)。常常人觉得听过一次就知道了,其实不然。人至少要听过十遍以上才能开始有记忆,所以我们要不断反复地教导,直到人明白为止。信道是从听道来的,而听道又是从神的话而来,若我看见你并没有成为你应该成为的,我就知道其实你并没有听进我所说的,因为你不可能听了道而不成为你所听的道的样子。
“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6章9-10节)
不再向天祷告,神已经住在里面了
我们从主祷文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神所在的地方与人所在的地方有着极大的不同。我们可能背诵主祷文一辈子,却未能看出里面所蕴藏的奥秘。让我们仔细来看:我们在天上的父。父是个名词,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读到“天上”两次了,因为名词可以是人、地方或事情。在这句里,主讲述神既是个地方也是人,因为希伯来文的“天”指的就是神,所以主祷文一开始,主就说了两次神:父与天上,这代表了主在这里要我们特别注意并学习。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但问题是,主在这里并没有给门徒任何神的名,这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主耶稣是谁,他们还没领受主耶稣是谁的启示。他们尚未认识这位站在他们面前、教导他们如何祷告的主:“祂是谁?”
他们还未看出:祂就是挪亚的方舟,祂就是云柱、火柱,祂就是神的约柜,祂就是亚伯拉罕的祭牲,祂就是约瑟彩衣上的彩色,祂就是大卫的诗篇,祂就是所罗门的智慧,祂就是旧约影儿的一切实际。现在,祂站在他们面前宣告出“我是”,可是门徒们却看不见,难怪他们会不知道如何祷告。
我现在要教导的很容易听却很难明白,所以我愿你慢慢地来思索。光是在第一句话主就带出:神不在他们当中了。因为主祷文第一句话说到:我们在天上的父,天上的父代表了神在他们当中是缺席的。这是什么意思?主耶稣其实是要门徒知道,他们不再向天祷告,因为神已经住在里面了。我们试着进入祂的同在,其实祂早就在里面了。有多少时候我们试着进入祂的同在,其实是我们试着越过自己,越过属地的自我知觉,越过你的文化背景、你的传统,越过一切过去定规并定义你是谁的,因为你所认知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神不在意你是什么肤色,什么种族,是什么性别。所以主祷文的第一句话,主就提到神在他们当中是缺席的,因为耶稣知道犹太人还在等候弥赛亚的到来,而不能认出祂现在就已经在他们当中了。
敬拜不是将你带到神面前,是带出你里面的神
我们试着进入神的同在,而在神的心中却是:祂早就在我们当中了。敬拜不是带你到神面前,而是带出那在你里面的神。我们是新约的百姓,但我们的敬拜却停留在神是缺席的态度里,就是我们的敬拜仍旧用神是缺席那样的认知来敬拜,这其实是错误的。敬拜其实是那在你里面的神,自己回应那超越的神(the Divine within calling the Divine beyond),也就是必须从那在你里面的去看见那位超越的神。问题是,你若不能看见那在你里面的神,你如何能回应那超越的神呢?所以不论是在敬拜或在你一生中,都要认定祂就在你的里面。
“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哥林多前书2章14-16节)
属血气的人不能领会,因为没有神的灵在他里面,可是属灵的人却有这样的启示,知道神的灵就在他里面,所以他能看透,因为是他里面的神透过他在看,来回应神所做的一切事。但我们常不自觉地在外面寻找神,只因我们尚未孕育神已住在我们里面的概念。主祷文的第一句话:我们在天上的父,就表明了距离与缺席。这代表着,我们在神是缺席的认知里不断地操练进入神的同在。在旧约里,你就看见在这样的原则下操练。
所谓神已经同在的认知的敬拜指的是:我不需要感觉到,我是成熟的,我就是知道祂在我的里面。你曾否有这样的经验:当你看着镜子,你觉得有人透过这面镜子看着你。其实在刹那间,你溜进了神的知觉,也就是神在你的里面透过你来看你。若你有这样的认识,你就走在神的知觉里面,不再是感觉,而是一种知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样的神的知觉已经死了。神在我们身上的心意是:“在你里面的神自己回应那超越的神。”从在你里面的去看那超越的;换句话说,若没有在你里面,你就无法看见那超越的,因为那在你里面的与在天上的是同一位神。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加拉太书6章1节)
这里讲到属灵的人,在原文其实说的是:让那超自然的人讲他挽回过来,因为只有活在超自然的人,才能越过这混乱而能看见这堕落的人将要成为的样子。当你活在混乱中,我却批判你,这表示我其实是活在更大的混乱。就像大卫犯了杀人奸淫的罪,可是神却能越过这些看见他是王、他是合神心意的人。所以你要看见改变,你必须从超自然的眼光来看,可是你若不是重生的,你不可能会有超自然的眼光。所以,你若总是看见问题、看见你的处境,由此可知,你其实还活在属血气里。当神呼召你做事,你一定要越过现在的你,看见那个超越现在的你,你才能做神呼召你做的事,因为神呼召你是从你的未来来看你。只要你看不见将要成为的你,你就会绊跌在你的现在。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我凡事都能做,你不能,是因为你还未看见。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12章2节)
你的行动变化决定了将要成为的
我先为效法这词下个定义,精简牛津英文字典的定义是:根据社会习俗、惯例来行事为人,顺从于标准、规定。也就是说,你可能按照你的处境、景况来行事为人,你的惯性思维方式建立了事情如何成就的条件;换句话说,只要你在这样的惯性思维方式中,你的处境、景况就不可能改变,因为你所拥有的是如何回应这个处境的惯性思维。就像贫穷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有贫穷的惯性思维方式。
另一个定义是:与形式及形态相似,这代表着你若效法这世界,就与自然界、天然属性相似,你就会成为有天然属性看见的人。当你看见“不可能”,那是因为你从自然界的观点来看,因为在自然界的律下面是有很多不可能,但对神来说却是“在神凡事都能”。所以任何事你不能从神的眼光来看见即将成为的,你就陷入用天然人眼光来看现在的处境,因此圣经提到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让我们来分解“变化”(transform)这词,trans代表着不断持续的行动,form是形成。换句话说,就是从一种景况变成另一种景况,也就是你的行动变化决定了将要成为的景况。过去的你决定了你现在惯性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的心意要一直处在不断更新变化的里面。但在心意更新变化之前,我要你思想一些事:我们的真实(reality)是来自我们堕落之后的看见。在堕落之前,我们一定有着不同的真实,那时的真实是从神来的实际,因着亚当的堕落,人的真实改变了,我们委身于不同的神、不同的世界价值。所以,现在我们所称的真实已不再是真实,因为这真实已不再是原始的真实。我们要明白,我们的真实系于我们所效法认同的;我们的真实是我们自我认知的关键。
我们的真实是我们自我认知的关键
亚当在伊甸园里,他不会因他的赤身露体而犯罪,因为赤身露体在他的自我认知里并不觉得羞愧或是罪。所以,要进入神的同在、神的能力及神的荣耀的关键是:纯真无邪(innocence)。当人犯罪,他失去了纯真无邪,也就是他失去了神的知觉(God’s consciousness)、进到自我的知觉(self-consciousness)。这是亚当犯罪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看见他们是赤身露体的,可是从他们受造之初就已经是赤身露体了,差别在于他开始有了自我的知觉。
所以我要再次地问:什么是你的真实?你活在什么样的知觉里?大部分的时间你想的是什么?因为这些就是你所效法认同的,这些是建立你惯性思维的。你是思想的产物,你所思想的就成为你的惯性思维。所以,有些人在你生命中一点都不会造成你的困扰,因为你们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有很多时候根本不是属灵争战,而是在你心思里你早就设定去接受那些负面的:你就是没人爱的,你就是贫穷的,你就是会得到某种疾病的想法,因为你的里面早就已经有那样的思维方式了,而你的心思也早就已经接受那样的说法了。
所以圣经说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更新变化不是一天、不是一个月、不是一年,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之所以要持续不断,是因为我们呆在一种景况过久,我们就容易效法认同而产生惯性思维,那时候就不容易改变了。
我要再说一次,我们的真实系于我们的自我知觉。在保罗的书信里,保罗提及神的知觉比谁都多,像他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他又说到:“我已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然后他又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我们在这新的起点,开始整个恢复神知觉的过程。新造的意思是回到神原本造人的心意里,也就是活在神的知觉而不再是活在自我的知觉里。当你活在神的知觉里,旧事就都成为过去,因为新旧是不能同时在你身上的,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换句话说,你若不是活在神的原始心意、也就是神的知觉里,就是活在过去、也就是自我的知觉里。
我更深入地说,当你效法认同了,也就代表你跌进了错误的时刻。也就是说,你不再前行、你不再改变,你立在那个时刻看着所有的人都超越你前行了,你却不知道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你已经掉进了错误时刻的陷阱而不自知。当你掉进陷阱,仇敌(或世界)就要你看见并且相信那个时刻是永久的。从你相信的那一刻起,你就效法认同且成为那时刻的俘虏。想象一下,一个病了数十年的人,他可能连想都不敢想能得医治,因为他的心已陷在那错误时刻的网罗里面。他很难看见医治,因为他已经习惯活在那样的思维方式里面;他不再看见,更不要说有所改变,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看见你脱离那惯性的景况
当神将亚当放在伊甸园里,他是停留在对的时刻,因为伊甸园的原文意思就是刹那的永恒时刻,后来他从那个对的时刻走出来、跌入错误的时刻。在神的荣耀里,每件事都是现在式,都已经是成了、完全了,当你从荣耀里出来,所有的事都在时间里,不是过去、就是将要成为。
“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福音6章21节)
所以一切都是心的问题,你的心不对了,你看事情就不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更进一步来看,除非你心意更新而变化,否则你不可能凭信心宣告神的话,因为你不可能处在那错误的时刻里而能向那景况来说话。第一步你要做的事就是:看见你脱离那惯性的景况,然后才能从外面向那景况来说话。当你一脱离,你开始打破过去惯性思维方式,所以你无法再驻留在同样的景况里。在灵里最危险的是待在同样的地方过久,我们必须不断持续地与神同行;神的作为是不断前行的,祂未曾停止启示祂自己。
敬拜也是持续行进的,赞美也一样,所以赞美敬拜有不同的程度。除了看见你脱离那惯性的景况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是选择。因为很多时候,神赐下机会让我们改变,但我们选择待在原本的景况里。改变代表着要走出完全窝、舒适圈,就像你将一只鹰放在笼子里养,数年后,你将笼子打开,它已经不知道如何走出笼子,更不用说飞翔了,因为它已经被洗脑要活在那小小的世界里。
所以有多少时候,神应许我们要作首不作尾、居上不居下,可是我们却已经被洗脑要活在贫穷里,以致看不见神原本定规我们的样子。有种错误的忠诚就是:我们看见了神的心意、神的作为,可是我们选择仍旧停留在原本的认知里。在你原本的认知里,你觉得安全,你觉得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这使你连想都不想要有所改变。
让神成为你的实际
让我们再回到真实的点上。对我们所认知的真实,我们要有个交换,也就是说,你不再从这里来看事情,你要定意从上面、也就是神的眼光往下地来看事情。当你在天上,你总能看见那超越的事情,你总能看见在神凡事都能。想象一下,若是大卫不是如此在他生命中操练这样的交换,他将如何面对他的日子呢?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诗篇16篇8节)
大卫将神摆在他的面前而不是他的处境、他的难处。也就是说,大卫宣告:不论我的处境看起来如何的真实,耶和华神才是我真正的实际。
我要分享我以前常说的一个名词,它称为“遗传性记忆”(genetic memory),这是一种科学的说法,它表达了有许多事是存留在人的直觉里面。有许多事我们不曾被教导过,可是我们的直觉却知道该如何行。遗传性记忆是如此运作的,据说,你若从一出生就不曾见过你的生父,可是当你的生父现在走进这房间,因着遗传性记忆的关系,你会立刻有感觉,而且直觉地知道他与你是有关连的。
在灵里也是如此。有许多事情你并不需要被教导,你的直觉就是有种知道,因为那些知识在第一个亚当被造时就已经在他身上了,但因着堕落,亚当失去了神的知觉。但当你接受耶稣,信而受洗,领受了父所赐的圣灵,你重生了,你身上的遗传性基因就被更新,你恢复了神的知觉,你开始记起亚当受造时的氛围。照说,每个人都是具有先知性的,只是我们将这先知性的知觉称为直觉。
因这觉醒带出了:第一是,神的造访;第二是,神在我的里面,也就是我是神的居所;第三是,神透过我彰显祂自己。有些人可能现在正处于总是寻求神的造访、造访的阶段,你不知道你应该成为神的居所。有些人是处在神透过你来彰显祂自己的阶段,要记得,神能透过你来彰显祂自己有多少,全系于有多少的神在你的里面。
这三个启示却在教会里被扼杀了。一切的觉醒都从神的造访开始,就如同马可楼上的经历一般。但你要认识神的荣耀,你必须明白神在你的里面,当你得到启示知道神在你的里面,你就知道,当你按手时并不是你的手,而是神的手透过你按手在那人身上。我现在要你看着你的手,然后想象一下,有另一个人的手按在你的手上面;也就是说,神的手现在透过你的手按在人的身上。不论那疾病是什么,根源是什么,神透过你的手将它们全部完全地拔除。圣经说:“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所以,神使用的仆人使女都越过了造访,看见神在他们的里面,然后神就能透过他们来彰显祂自己。这要成为我们与神同行这旅程上的惯性思维。让神在你里面成为你的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