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資深文字服事者,現在環球聖經公會和天道書樓服事)

为推动「小商业週末(Small Business Saturday)」,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11月30日带同两个女儿,在位于华盛顿西北部的当地书店光顾,停留了半小时,与店员和顾客交谈,一口气买了21本书。无独有偶,笔者居住地区的前三藩市市长布朗,于该日也是选择书店作小商业发展的支持,在三藩市渡轮大楼亲手挑选了4本心仪书籍,还对其他顾客调侃说自己不是作秀,是真正为买书而来。爲什么这些政要选择书店作为支持小商业的代表呢?

根据美国IBIS World 在2011年的估计,2012年美国本土书店的整体收入会下跌1.1%,但人均可支配收入(Capital disposable income)在同期则上升了1.6%。2012年会有600间书店关门,佔全美约三万间书店的2%,员工人数会下跌0.3%。至于员工薪金,虽然会有升幅,但会比同期的整体加幅低了0.8%。据了解,实际的情况比估计更差。

与书店息息相关的出版业,有业界人士早在2010年直指香港的出版为「夕阳行业」。虽然在香港书刊注册组申请书号的数字未有下降,但新书在书店上架后三个月,因销量不佳被退回出版社的数字大增。香港出版业面对爱书的人减少,与出版唇齿相依的书店在租金高昂相继结业的情况下,正在艰苦地经营。

基督教出版业在这大环境下,当然亦不好受。这几年来,基督教出版界整体出版的书籍在减少,香港基督徒书店因各种原因被迫搬迁、缩小或关门。每年一度的香港基督教联合书展上,已无昔日那种摩肩接踵,热爱属灵书籍的感觉。有出版圣经的同道在公开的通讯中表示,该机构在上一个财政年度出现了大额亏损,原因是正在服侍的大环境有了改变,投入庞大努力和投资的出版成书后,竟然变成一项可议价的商品。

笔者在服侍的环球圣经公会和天道书楼,同样面对着这些冲击。正如香港中国信徒佈道会2012-2013事工简报中说,无论大大小小的坊间出版社,经营艰难之甚愈演愈热烈,是不争的事实。基督教出版社更是在依靠奉献和长期亏本下生存着。

面对这麽大的挑战,基督教出版界和书店要如何回应呢?神已将文字工作的责任委派了,我们应如何迎接这些转变呢?笔者有一些想法,希望从出版界和书店的角度,在本文中分享一些微见,藉此向业界人士抛砖引玉,同时让读者明白业界的情况,为业界祷告守望。

(一)文字宣教,历久不衰!

自从人类有文字以来,文字陪伴着历史,与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一同迈进。基督教的文字工作虽然一直以来不广泛受重视,但宣教与文字是分不开的。自1807年马礼逊来华宣教,西方宣教士就开始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开设印刷厂和出版社,翻译和写作大量属灵刊物。宣教士李提摩太指出,文字出版比建教堂、办学校和开医院来得快,是以百万计地进行感化的工作。从中国的教会历史中,文字佈道从未离开过,更是促进教会增长的其中一环。虽然今天网路事工发展快速,但双方并没有抵触,文字透过网路仍然可以有效地将福音传扬。苏文峰牧师在一次文字与网络宣教的讲座中分享,文字与网络宣教目前迫切地需要在社会上扩展,我们要学会使用公共网络进入人群,使福音传得更快、更广和更远。

可以肯定说,文字将被人类继续使用,基督教的文字宣教,将历久不衰,会继续履行它的任务。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白时代正在转变,我们要有智慧地与这世代同行,不应执着在某一种的文字宣教模式上。笔者认为,基督教出版商除了在印刷的实体书上要精益求精外,在网络的电子书上亦要急起直追,提供适时的产品给读者,吸引和鼓励流失了的读者回来,并为未来的下一代预备网络上宣教和属灵的供应。在美国,电子书从2008年市场佔有率0.6%,已升至2010年的6.4%,升幅超过十倍。我们可以预期阅读电子书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出版商要继续在文字宣教上有果效,笔者相信製作电子书是出路之一。

(二)心意更新而改变

诚言,对一些成年的读者来说,因为习惯了实体书那种手感,阅读感和拥有感,很难完全改变使用电子书。但因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介的方便和快速,很多读者已改变了搜寻资料的方式,放弃实体书而转移到互联网上。其实,电子书确实有其好处和特点,例如携带方便,易于检索和互动,容量大,随意改变字体字型大小,具多媒体功能等。笔者认为,阅读仍然是读者的生活方式,出版社要心意更新而改变,突破固有的范围,以内容厨师的身份,专业的态度,向媒介发展,认真开垦这一部份的市场,向那些已流失的读者提供优质和有分量的服务。

今天,基督徒出版社因着销售疲弱,市场停滞不前,应该要作深度的调整,重新定义,才不会继续被其他媒体分薄,有能力使用文字继续完成宣教的使命。

(三)出版社面对的挑战

读者观看电子书,喜欢使用阅读器,包括:Kindle,Note,iPad,各式平板电脑等。要製作电子书在这些阅读器上观看,出版商面临着四个主要的挑战:

1. 製作费

如上文所述,大部份出版商在经营艰难下过活。要额外支付价格颇高的开发费用,使用符合国际标准通用的规格去製作,是百上加斤的负担。况且,电子书的阅读者是价格敏感人士,出版商必须要以销售量来平衡收支,这将会是很大的挑战。

2. 编辑

传统的编辑,必须要学习有电子产品的视野。在开始编辑新书籍时,把电子书的格式与实体书的编排一同考虑,否则事倍功半。资深的编辑能否适应新安排,编辑人才是否足够,又是另一个考验。

3. 市场策略

电子书的销售方式,与实体书的行销形态不一样。实体书有地域界限,而电子书则可全球发售。出版商如何将新的电子书推广至全球读者呢?如何从地域市场进发至世界市场呢?这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一个具考验性的环节。

4. 知识产权

众所周知,电子书在某些地区被解码后,变成了免费互传的产品,甚至拿来非法销售,令出版商哭笑不得,血本无归。用什么方法杜绝这种情况呢?出版商有何妙计去对付盗版,保护作者和自己的知识产权呢?这件事并不容易解决,但必需要解决。

电子书发展一日千里,不但在文字上提供信息,现时更加上了话音、动画、对话等功能。例如有儿童的故事书,父母可以预先录音,孩子就可以随时边看书、边听到父母读书,增加亲切感。预期,日后买电子书的人,就好像今天买手提电话一样,不单能打电话,还要求有其他附带的功能。

(四)书店面对的挑战

如果我们相信、并看到网络书店在兴起,实体书店正被吞噬的话,实体书店必须要考虑转型,才能继续生存,并更有效提供服务,支援出版商作前线的工作。笔者以长、阔、深这三个向度来思想这个题目:

1. 长度

要让书店发展下去、有盈利的生存,整合和重组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在香港,交通比较方便,因着租金加幅惊人,一些机构的分区书店已开始整合成地域书店,减低成本。美国的Border书店结业前,有其他书店将它部份业务重组併入,有效地延续一些生命空间。

2. 阔度

书店的业务范围除了影音、礼物等资源外,可考虑加入更多服务,例如提供休閒咖啡、小食,一些适合的座椅给读者试阅,新书架上提供有作者亲笔签名的书,开拓付费图书馆等增值服务。

3. 深度

维护老顾客是一个上佳的方法。办理会员卡,提供折扣优待,举办新书发佈会或讲座让作者与读者见面,与网络书店合作推广产品,针对特定肢体例如教牧长执等提供贴身服务,都是很好的方法。

(五)总结

与笔者一同在环球圣经公会服侍、美国硅谷生命河灵粮堂刘彤主任牧师说,今天我们生活在快速度变化的世代,有人说每三秒有新网站诞生,每三十秒有新产品上市,连小孩都拿着电话用手指去滑,上网就可以看电视,手机搞定一切。面对这些媒体上的快速改变,教会不是因着年轻人容易沉迷其中而大力反对,就是保持沉默,置之不理。教会其实应该多多善用媒体,成为传福音的管道。

文字宣教面对着新世代的需要,基督教出版界和书店要好好使用印刷媒体和网络媒体,来服事这块福音的大禾田。文字工作者更应多多善用实体与新媒体,以万事互相效力为原则,在文字宣教上灵活应变,完成主耶稣基督所託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