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幸幸 2019

二十一世纪的宣教模式,耶稣基督宣教和培训领袖的方式,它也被称为“牺牲性传承”,是以圣经原则为基础,打破了传统的宣教方式是一个能自然持续和具有高效益低成本,可以大规模的去影响一个族群的宣教模式

这个宣教模式不仅能使人们在艰难的宣教环境中和敌基督的国家有效地传福音,也能促成当地不同宗派的教会因宣教运动,走到一起高举基督而合一,神就是这样透过教会让人们得知祂百般的智慧。

以下图表中的数据,是亚伯拉罕弟兄的宣教机构在缅甸

开拓宣教事工的案例,它也是圣灵透过约书亚弟兄辛勤事工所结的果子。这些数据充分地证实了这个牺牲性传承宣教模式在禾场上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个宣教模式中,宣教士被称为开拓者,教会合作伙伴是来自开拓地区的当地教会。

缅甸宣教事工

参与人数/时间

开拓者

197人

员工

7人(2个办公室仰光和曼德勒)

教会合作伙伴

30个教会

听到福音的

166,402人

接受耶稣

81,383人

培养的当地开拓接班人

408人

培养的当地牧师接班人

142人

建立了持续教会

115个

所花的时间

7年

开拓模式—牺牲性传承

牺牲性传承的方式是耶稣基督宣教的方式。当年耶稣基督以仆人的身份宣教,服侍祂的接班人,牺牲祂的领导地位给门徒,并为跟随祂的人牺牲一切,甚至于甘心受死。耶稣选择用牺牲的方式为基督徒做了榜样,而基督徒是被呼召要活出耶稣的样式,因此他们必须按照耶稣基督做事的方式去做相同的事,才能活出祂的样式

耶稣对门徒解释了牺牲性侍奉的含义是什么:“只是在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佣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二十章二十六到二十八节) 这里有两个牺牲性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是愿意去服侍他人,第二是愿意为他人牺牲一切。

开拓目的

开拓目的是要激起当地教会为基督传福音的宣教运动。它是透过一个能持续的模式使当地教会的领导愿意启动宣教和门徒培训的事工。

对一个族群要有更深更广泛地影响必须定期在那个族群的教会中进行两个活动:

邀请当地教会参与培训自己族群的宣教领袖;

(二)使用可持续的方式去传福音和做门徒培训。

每个族群开拓项目在开始之前就有一个退出策略,也就是说,有一个给当地教会合作伙伴移交项目的计划,使当地教会在宣教机构撤离之后依然可以持续传福音的运动。

事工生命周期

开拓一个族群不是一个永久性的事工,通常建议七年为一个开拓周期。在这个周期中,宣教机构过渡给当地教会的有以下这些计划和发展过程:

开拓事工的生命周期

时间线

阶段

行动

问题

第一年

属灵调查

确认属灵收割机会和当地教会是否愿意去影响他们的族群。

有没有?

是否愿意?

运行

试点项目

衡量当地教会合作伙伴和开拓者愿意去影响自己族群并一起工作的承诺。

是否

履行承诺?

第二年

启动

开拓项目

项目规模:开拓人数和辅助框架要对称。

需要谁和什么框架去支持这个开拓项目?

第三年

评估

开拓项目

评估开拓的效益,并经当地教会合作伙伴的同意做出改善。

如何提高

开拓效益?

第四年

第五年

传承开始

应用开拓者的传承计划和事工过渡计划。

什么时候传承领导? 事工过渡给谁?

第六年

过渡

开拓项目

过渡管理权给当地的领袖,并决定宣教机构的继续参与。

如何帮助当地教会有持续性?

第七年

结束

开拓项目

落实退出策略,鼓励持续发展效益。

什么样的辅助结构应该被清盘?

教会合作伙伴的承诺

为了使开拓项目有持续性,教会合作伙伴需要承诺:

教会祷告伙伴确认有属灵的收割机会。

愿意和宣教机构一起开拓宣教事工影响自己的族群。

确认当地开拓者愿意为目标人群从事牺牲性的事奉。

合一的力量

开拓的一个关键力量,是要涉及众多的当地教会一起参与宣教事工,不管他们来自那个宗派。尽管和众多教会一起工作具有挑战性,但是却能带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祝福,实践合一能结出硕果并释放出属灵的能力。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祂真实的影子,是祂的新娘。宣教机构需要和教会建立合作关系才能出色的完成使命。教会需要在开拓事工中扮演许多重要的角色,因此宣教机构不能和那些不愿意和其他教会一起工作的人合作。

开拓步骤

领受异象

通常把开拓一个族群的心意或异象放在祂的仆人心里,如果没有神给的异象或呼召,就是徒劳,无法满足神的心愿讨神喜悦。正如耶稣对门徒所教导的:“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作甚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

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约翰福音五章十九节)因此我们必须像耶稣基督那样从神那里领受事工的异象,这是投入开拓事工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原则。

尽管如此,在开拓前必须透过祷告确定宣教机构或教会需要去影响哪个特定族群。这需要透过代祷者和宣教机构的领导们来确认。

于此同时寻找当地的族群教会或国际代祷者在属灵方面查看这个族群的需要,这是开拓一个族群行动的基础。

2. 窥探那地

在领受神的异象后,宣教机构或教会必须做一个可行性调查去窥探那地参约书亚记二章一节宣教机构或教会首先透过国际性教会联络网,和当地教会取得联系,因为现今神在各地大大做工,许多地方都已经有祂建立的教会。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翰福音五章十七节)因此宣教机构或教会首先要找到开拓地区的教会,从他们那里了解开拓地区的属灵情况,政治状况和法律制度。从而宣教机构或教会可以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国家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知道如何在属灵和属世方面遮盖自己和即将开启的宣教事工,并且调查这个国家的政治局势是否稳定,是否适合被开拓。

同时宣教机构或教会也邀请当地教会为开拓项目代祷,请宣教机构或教会自己的代祷伙伴代祷,查看这个族群的需要,进一步确定神的时间和具体指示。这是窥探期间要做的一个最基本的调查和查验。

在这个初次窥探旅程中,调查还需要包括:

是否有任何当地教会愿意去开拓他们自己的族群?

是否能找到当地教会的合作伙伴?

当地教会是否愿意承诺去影响自己的族群?他们是否有能力为宣教机构提供开拓者?

一切就绪之后,宣教机构或教会可以继续准备需要建立的合法保护和属灵遮盖。

3. 两种遮盖

开拓宣教事工好比开拓神国的企业,但是它与开拓普通企业的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因为它需要有两种遮盖

灵遮盖来自当地的教会。教会有属灵的权柄,因为她是神在世上不同的国家中所建立的属灵政府。她能帮助宣教机构避免走弯路,使事工从一开始就被建立在好土壤中而有一个扎实的属灵根基,并使事工机构可以将属神的资源用在天国子民身上去祝福神在世上的国度,而神也必祝福在祂国度中播种祝福的事工。因此事工机构从事工一开始就需要找到教会的遮盖。

属世遮盖也很重要,但它不是靠当地政府或官员的庇护。属世遮盖指的是,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下,找到事工可以安全操作的保障和方法。事实上真正的遮盖来自神。

特别在穆斯林国家事工时,不要暴露经济实力,避免被引起注意,确保时间和资源用在有必要的地方上。谨慎处理人际关系,因为当地人在还没有接受耶稣基督之前,他们习惯说谎,而且敌基督,对基督徒是仇恨的和有敌意的。

4. 调查策略

调查的目的是要确认在属灵方面和实际上是否要投入这个族群的宣教事工,需要祷告性的询问一些问题:

影响一个族群的具体时间?

如果去影响一个国家,首先要影响这个国家中的哪个族群? 他们居住在哪里?

谁是当地的合作伙伴?

能否联系到不同的教会去确定目标人群和地区? 确定当地的开拓人是否愿意使用牺牲性的传承方式去宣教?

如果找到当地的开拓者并能和当地教会进行合作,成本是什么? 合作伙伴愿意承担多少?

起初调查的关键是;寻找当地有心开拓自己族群的教会合作伙伴,并确认他们是否愿意提供当地的开拓者。

接下来调查的关键和优先考虑开拓地区的要点是:

如果这个族群被福音影响,它有影响其他族群的潜力吗?

一旦新的教会建立之后,他们在属灵方面和经济方面可以独立吗?

潜在的教会合作伙伴是否具有可靠的承诺? 特别是做开拓工作和提供代祷者方面。

在培训中会提供具体的调查清单。

5. 连接教会

在基本查验通过后第二次旅程着重与当地教会在属灵方面建立更深厚亲密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需要和开拓地区的教会更详细的分享开拓计划,靠圣灵的带领,用对开拓地区人民的爱、和对宣教事工的决心和信心,更深地去感染他们,鼓励他们帮助宣教机构差派当地开拓者一起参与开拓事工,并告诉他们同心协力宣教的力量。期待在此次旅程中能与开拓地区的众教会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并达成协议或签订备忘录(在法律上称此类协议为备忘录)。

使徒保罗理解与教会合作的真理,他明白自己是被呼召做外邦人的使徒,他的宣教事工最终是通过教会而完成的: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以弗所书三章十节)

有效的影响一个族群和当地教会建立合作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了这层关系教会领导才会认真地为宣教机构推荐有恩赐的开拓人,并成为宣教机构在当地的监督,宣教机构也因而有机会开始广泛地面试当地开拓者并培训他们使用“牺牲性传承”的宣教模式,把他们培养成为宣教事工的领袖,去推动当地的宣教事工。

教会合作伙伴的角色:

专注于祷告和代祷,确认去开展宣教事工的时间、地点和人。

建立一个领导班子,来督促开拓中的具体工作。

为宣教事工提供当地的开拓者和牧师。

接管并牧养新建立的已经成熟的团契。

确保新建立教会的持续性。

开拓项目的关键是,确认合作伙伴的承诺并正式签订一起去影响一个族群的协议。虽然在项目进行期间,彼此之间的信任不一定会与日俱增,但重要的是双方需要有一个正式商定的协作框架,定义开拓项目、如何成长和结束。

6  宣教对象

使徒行传》一章八节清楚的告诉我们宣教的对象: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不同的英文圣经版本,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都是用“和”字连接,而不是用“逗号”,“和”与“逗号”之间有很重大的不同,“和”是连接一件事到另外一件事,而“逗号”是用来分隔一件事和另外一件事的。希腊文用的这个“和”字,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传福音在耶路撒冷,犹大全地,撒玛利亚和地极是同时进行的;它没有先后之分。耶稣基督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看见,祂有特地的去寻找撒玛利亚人,祂第一次亲口对世人公开祂弥撒亚的身份是对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参约翰福音四章二十五到二十六节)

“撒玛利亚人”被犹太人鄙视,被看为不如一只狗,不得接受福音。而耶稣却让门徒们明白祂的福音也同样临到这些被轻看的人身上。

同样耶稣基督的许多接班人是渔夫和税吏,也是犹太社会中底层的贩夫走卒,被人轻看的。但是祂却把这些人培养成为第一批接班人。因此,成功地影响一个族群的重要原则是: 首先要向当地的“撒玛利亚人”传福音。

正如伟大的使徒保罗,一个希伯来人生的希伯来人(参腓立比书三章五节)他却被主呼召去做外邦人的使徒(参以弗所书三章一节这些外邦人也是被犹太人鄙视的,就如他们鄙视撒玛利亚人一样,在犹太人眼里是不值得被传福音的。而保罗却被主选择,向这些被看为不值得的人传福音。

今天这样的偏见仍然存在。因此我们需要按圣经的原则去寻找这些所谓不值得接受福音的人。通过和教会的沟通和代祷,确认谁是当地族群中的撒玛利亚人,在确定之后,把他们定为宣教和门徒培训的目标,这会对当地族群的开拓有很大的影响。

制定开拓计划

在教会的帮助和建议下,按照当地的情况,并经当地的开拓人同意,制定事工计划。为每个开拓者制定每个月要宣教的人数。从一开始就让当地教会参与制定目标和监督,建立当地教会稳固的管理制度和对开拓人的责任感,确保开拓者每个月向当地教会汇报工作。

开拓计划还需要包括:

需要影响的目标族群或人群。

来自教会合作伙伴的资助结构。

需要赞助的当地开拓者人数。

使用已经被批准的管理体系和过渡计划。

参看事工管理的“设立标准”和“设定开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