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讯飞有声】即可将本文文字
复制至【讯飞有声】主页面收听
第一部:
深度医治的介绍
第一章 与自由有关
精神虐待
牧师在讲台上讲解腓立比书三13下半句,「忘记背后……」,他把这节经文与哥林多后书五17连用,「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他满怀热情,像是在跟那不同意的人辩论一般,他强调说这话的主要重点是:一个人一旦接受基督做他个人的救主,过去的就都过去了,所有事情已变成新的了。因此,他力辩说,我们不要回过头去看以前的事,乃是要在基督里所获得的新生命中慢慢前进,就好像过去的事从来没发生过一样。他说,过去所发生的事没有一件能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耶稣已经把它整个都改变了。虽然大部分会众在聆听时都未泄漏自己的想法,但有少部分人在听了最后面的提醒之后,已经在自己的位子上如坐针毡。
这位牧师尤其被去看心理医生的基督徒不断增加一事所扰。「基督徒不需要心理医生,」他大声宣布:「圣经是我们惟一所需的治疗!耶稣从未带领人回顾他们过去的经验,以找出是他们的父母还是其他人对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导致他们今天活得一团糟。所有我们该做的就是认罪悔改,让过去就此了结!」
当牧师继续他那激烈的论述时,我为听众中那些受过伤的人愈来愈觉得尶尬。我无法忽略一项事实,研究显示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女人,加上相当比例的男人——诸如在座的听众——曾在他们早年生活中受过虐待,不论是在身体上或是性方面的。这些人能听得出来这位牧师所说的是错误的吗?还是他们会因此更加自责,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无法摒弃过去,所以就认为自己的灵命一定出了某些问题?虽然我没有做过调査,但我怀疑,那天早上有许多人在听完讲道离开教堂时,是满怀罪恶感并在灵性上深受责备,因为他们无法胜过自己的过去,他们并没有得到牧师所言,那在基督里所给他们的应许。
他们怎么能知道那位牧师是错用了经文呢?圣经中腓立比书那段经文所论述的,是保罗所成就许多美好的事——那是在他生命竞赛中所赢得的「许多奖牌」。他说除非他能把那些成就放在背后,并尽全心全力去赢得眼前正在进行的比赛,否则他将无法到达终点。经文谈的是得胜,不是失败;我们要忘记得胜,以免陶醉在胜利的光荣中,却输了下一场竞赛。圣经从来没有要我们忽视或埋葬过去所遭受的痛苦。
很不幸的,在星期天早晨有许多坐在教堂里的会众,发现自己是耶稣所要释放的俘虏中的一员。他们已经来到基督面前,却仍然是神与撒但冲突争战中的囚犯,有许多人所经历的伤痛实在不是他们的错,但牧师却把他们被囚的情况弄得更糟。虽然他们已经从某些虐待中存活下来,但他们仍活在那些记忆所带来的痛苦中。现在,他们被迫成为精神虐待的对象。
人需要自由
人不断受到伤害。我们都被撒但痛打过,也被牠里外夹攻。在信仰上,我们与神的关系常跟理想状况相距甚远。因着我们是创造主所造,故要亲近祂的那种感觉,常常会规避我们。同样的,我们跟自己的关系也常是负面的。当我与人们谈到他们的自我形象时,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对自己如果不至于到痛恨的地步,起码也是讨厌的,然而这个「自己」却是他们理当要去爱的啊!还有,我们跟他人的关系也经常是扭曲的。有许多人,他们所列下那些讨厌、嫉妒、潜藏愤怒的对象、甚至痛恨者的名单,比那些他们真正关心的人要长得多。
我们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假定所有的错全在自己。我们都被告知我们的罪性,并假定罪是惟一的因素,然后为整团混乱责怪自己。那是因为我们的基本假设偏离了耶稣所说的,我们通常看不到敌人的手放在我们的事件中。当然,我们的问题不都是牠的错,但我们的确留了很大的地步让牠来整我们。因此,我们得为牠能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失败负完全的责任。
但是耶稣没有责备伤痛者。祂从来没有责骂或定那些生病或被鬼附的人为有罪。祂视他们为受害者。甚至对罪人,祂也是以怜悯胜过惩罚来看待。请注意祂如何对待那位行淫被捉的妇人(参约八1~11),那位撒玛利亚妇人(参约四1〜42),还有三次不认祂的彼得(参约廿一15〜19,参看底下所述)。耶稣似乎宁可看到这些人是跌倒,甚至是被击败,而不是反叛者。因此,祂的做法是:叫他们从敌人的手里获得自由。
大卫•席蒙得(David A. seamands)指出,「神了解什么叫生而为人。因着道成肉身,神在基督的受苦与受死中彻底且全然的认同我们,神现在完全知道并了解身为人是什么滋味,那不是单纯地从无所不知的全能者的事实来谈,而是祂真正经历过。」
注意,耶稣从来没有建议人「塞住」他们的伤痛。在祂的国度里,祂宁可人们面对那些坏的事情,而不仅是简单地把它们抛诸脑后。如同面对罪一般,那些被虐待及被否定的经验,在神的国里,我们都要直截了当地面对我们的痛苦,诚实地去处理它。那些曾经临到我们的事就是我们这个人的一部分,我们毋须否认。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不好的经验,承认我们无法接受它们。然后,藉由把旧有的态度交给神,我们得到祂所应许的——当我们带着重担来到祂面前,祂就使我们得「安息」(参太十一28)。
我们知道,借着在神面前的悔改,诚实地对付我们的罪(参约一9),神把这罪加在耶稣身上,让祂背负着我们的罪上十字架。桑得福夫妇(John and Paula sand-ford)告诉我们:「人的自由意志对神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祂不会未经我们的同意,就把十字架的功效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已经学会如何认罪悔改,也从神的赦免里获得甜美的释放。但耶稣也同样为了除去破碎心灵的痛苦而死。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赐华冠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使他们称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叫他得荣耀。」(赛六十一1~3)
这些经文是耶稣引用说明祂为何要降世为人(参路四18~19)。不论耶稣所服事的人是精神虐待下的受害者,还是直接受到敌人攻击的人,耶稣来是「宣告被掳的得释放」,并给他们自由(参路四18~19)。
当人们接受祂做救主时,祂也在人的精神层面做这件事,但祂要给的还有更多。耶稣渴望我们能脱离撒但的影响,而像祂一样的自由。祂说撒但对祂是「无能为力」、「毫无所有的」(参约十四30下半)。
耶稣在祂那最温柔动人的邀请中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8~30)
耶稣邀请祂的子民得自由,但似乎有许多人没有经历到这样的自由。得救了吗?是。自由了吗?不。祂留下平安给我们(参约十四27),可是我们还跟麻烦同居。耶稣行走各地,祝福那受咒诅的、医治那生病的、释放那被掳的、赦免那有罪的。祂为那些受到仇敌重创的人带来平安和自由。祂不但当下带给他们自由,也要他们永远得自由。祂将这权柄赐给门徒(参路九1~2),再经由门徒赐给我们(参太廿八20),这样的权柄和能力能为我们的时代带来完全的自由。
受伤的门徒
彼得信心之恢复记录在约翰福音廿一15~19,是耶稣叫人从过去的经历里重获自由的绝佳例证:彼得再次重生。彼得的属灵生命向来是居首位的,但当他面对试探的响应却糟透了,他三次严峻地否认他是主的门徒及最好的朋友。一如耶稣事前所预言的,敌人要「筛」他像筛麦子一样(参路廿二31),而彼得果然被击溃了。彼得是如此深深地被罪恶感及悔恨所淹没,以致他无法饶恕自己,甚至也无法寻求主的赦免。事实演变的确如此,他选择放弃神国的工作回头去打鱼(参约廿一3)。
马太福音的记载告诉我们,鸡叫之后,彼得醒悟过来自己做了什么,他立刻「出去痛哭」(参太廿六75下半)。虽然他懊悔万分,而主也已准备好要饶恕并接纳他,可是情况显示彼得无法接受。因此,耶稣复活以后,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而特别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彼得带到一边,询问他是否爱祂。耶稣三次问彼得,彼得三次都回答:「我爱祢」。每一次,耶稣都再度把教导和喂养羊群的工作托付给彼得。
耶稣并不是故意把问题重复问三次,怕彼得不牢靠而要把工作委托他三次。耶稣乃是知道彼得需要从自己所认定的——就是他不再爱主,也不配再服事主的信念中——释放得自由。正因为彼得的否认有三次之多,因此恢复的工作也要做三次才能达到完全。
耶稣以一个非常温柔的方式,把彼得带回到过去。祂并未尝试要彼得否定或忘记那个可怕的夜晚。相反的,耶稣温柔地医治了记忆的创伤,因此,那个破裂张开的伤口,可以转而结痂痊愈。有些痛会留下来——这痛足以挑战彼得在余生中充满信心地服事主。
但是,一如罪恶感所留下的创痛,恐惧的记忆也会存留下来。这是医治记忆的一种方式,我们会在稍后详加讨论。从这个例子,以及圣经中许多其他章节,我们可以找到深度医治的原则,且可以在服事中运用这些原则。
表层与深度的医治
我愈来愈相信神要我们给祂机会来医治每一个人,而祂通常选择人在这样的事上与祂同工。我们的记录显示,耶稣的医治总是复合式的,包括赶出污鬼及传讲福音。此外,祂从未让前来寻求医治的人失望过。几乎在所有的情况里,当祂给门徒权柄前去传福音时,那当中一定包括了医病和赶鬼的能力(参太十7〜8;可三14〜15,十六15〜18;路九1〜2,十8〜9等等)。祂在约翰福音二十21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因此,我们可以假定,我们当去行耶稣所行,爱耶稣所爱,传祂所传,医治像祂所医治的。祂应许我们:「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约十四12下半)
早期的门徒在这方面确实了解祂。他们周游四方,用话语和行为,包括医治(参徒三6〜8,五12〜15,六8,八4〜7、13,十36〜41,十四8~10)来宣告神国的降临。因此,在整个教会历史里,已经有人了解到跟随耶稣,就意味着要把医治带给别人。在今天,即便我们当中许多在西方理性主义的基督教下成长的人也会发现,当我们奉耶稣的名服事人时,神仍会做医治的工作。
然而医治不是最重要的事,爱才是。耶稣的手中握有掌管整个宇宙的大能力,但祂选择用爱的能力来服事。神医治人并非单单要彰显祂的能力,乃是因为祂爱人。当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向耶稣求神迹时,祂拒绝了他们(参太十二38〜39)。可是,当受创伤的人来到祂面前时,祂怜悯并医治他们(参太九36,十四14)。我们在圣经上所看到绝大部分的医治,似乎都是身体上的医治。我称它们是「表层的医治」。可是,当神在表层做一项工作时,我们可以确定,还有一些更深的东西在进行着。当耶稣对迦百农的瘫子说:「你的罪赦了」(太九2下半)的时候,祂明确地做了那深度的医治。还有,对那个生来就瞎眼的人(参约九),耶稣郑重地告诉门徒,他的瞎眼并不是罪的结果。关于那个背驼了十八年的女人,耶稣指出她真正的问题是被撒但所掳,也就是被鬼所附(参路十三16)。
在此有一个关键的原则,就是这些看来简单的表层问题,其中常隐藏一个深度的根源。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个女人来找我,抱怨她的肩酸脖子痛。我依惯例问她:「这情况是几时开始的?」以及「那时候在你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她告诉我酸痛的情形在一年多前开始,那时她正陷在离婚的混乱中,她的前夫责怪她所做的每件事导致他们离婚。在圣灵的带领下,她终于能饶恕自己和她的前夫。然后她身体上的毛病消失了——我们甚至没有为那个毛病祷告。
在另一个情况里,我服事一位妇女,我且称她为艾莉,艾莉的腿在打排球时受伤十分严重。她刚去看医生时,医生并不以为意。意外发生两周之后,当艾莉再回去看医生时,医生很惊讶地发现,她的情况比先前更糟糕。当艾莉跟我解释这件事时,我猜测在她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恶化她的腿伤,那东西让她的腿伤不能按正常的状况好起来。
因此,我们回到她早年的生活,去看看是否有什么牵连到她现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她过去曾遭受虐待,那导致她对自己有许多的自责,并且她的自我形象是破损不堪的。接下来我们花了三个小时处理这些态度和它们的根源,这整个深度医治的过程,我稍后会再详加描述。当神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上使她突破之后,她有能力去饶恕那些曾经伤害她的人,并对自己在基督里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有了新的认识。她不但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而且在她离开教会时,她的腿已经强壮到不需拄拐杖就能走了!我们甚至没有为她身体的情况祷告,而它就这样发生了。一旦情感上的创伤被医好,她的身体就有力量,神治疗了那还存在身体上的创伤。
重点是,那些在表层可见的问题,通常都跟一个人生命中的某些事物有着更深的连系。事实上,我们通常会发现,如果我们没有对付那个更深层的问题,只是单纯地为身体的毛病祷告,那么下面这两种情况必会有一种发生:若不是那人的病痛没有完全被治好,就是当下治好了但很快又会复发,非等到那个深层的问题被对付掉,方才罢休。耶稣要医治人,不管那人的需要是在什么层面。
下面我画出表层的和深度的医治(鬼附的问题也许牵涉在内,但也不一定,一切都跟表面或深度的问题有关):
表面:身体的医治
深度:关系的医治1、 2、属灵方面 情感方面跟神的关系 跟自己的关系跟他人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