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用比喻
经文:“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他们所能听的,对他们讲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可4:33-34)。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太 13:10)
《说苑》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毁谤惠子。他在梁王面前说:“惠子说话,爱用比喻,假使不用比喻,他就没法把事情说明白了。”
第二天惠子去见梁王。梁王对他说:“请你以后讲话,就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再用比喻了。”
惠子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如果他问你弹的形状是怎样的?”而你告诉他:“弹的形状就像弹。”那个人听了会明白吗?
梁王问:“那怎么才能使他明白呢?”
惠子说:“如果告诉他,弹的形状像把弓,它是用竹子做的,是一件射具。”这样说,他听了能不能明白呢?
梁王说:“可以明白了。”
惠子说:“用别人懂得的事物,来比喻不懂得的事物,目的是要使他懂得。你叫我说话不用比喻怎么办得到?”
梁王点点头说:“你说得对。”
这则寓言,把比喻的作用说得非常明白透彻。用了比喻、陌生的可以变成熟识的,抽象的可以变成具体的,深奥的可以变成浅显的,复杂的可以变成简洁,使人容易理解,不仅如此,比喻还能给人带来生动鲜明耐人寻味深刻的印象。
笔者联想到我主耶稣在世上讲道时,也是最能善用比喻作为教训的内容。无怪乎连当日的门徒也奇怪问主“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我们不说别的,单从 马太十三章就可以看到主耶稣一连用七个比喻阐明天国的奥秘。“天国”在当时的宗教界人,心目中认为是玄而又玄,讳莫如深,难以理解。可是主耶稣采取日常生 活所常见为一般人所熟识的事物,例如撒种,稗子,芥菜种,面酵,寻珠,撒网等作为天国深奥的解释。我们若把这些比喻连接起来,可以清楚看到福音与本时代在 世上进展的结果。这时期包括着我们的主,个人的工作作为撒种的起头,直到末了收割的时候,分清稗子与麦子、好鱼与不好的鱼。这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深奥 变为浅显。既生动又深刻。难怪,主在哪里讲道,不但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喜欢听祂的训迪,就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妇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一次三日之久废 寝忘食。(太 15:32)
记得有位著名布道家说过这样的话:“讲道若不用比喻,就如同建筑楼房;四壁不留窗户一样,既不透亮也不通气。”信哉斯言。
当我们查考大卫王的生平时,在他一生中曾经被两个故事,深深所打动。甚至因而转变了自己的观点和作风。一次是记载在撒母耳记下十二章一至十三节先知拿 单对大卫王讲到有一富户和一穷人。富户有无数的牛羊。穷人仅仅只有一只小羊羔与他同吃同喝同住,亲如女儿一般。一天富户来了一位客人,舍不得在自己的牛羊 群中取一只请客;而是到穷人家把他仅有的一只羊羔强取来杀了敬客。大卫听后,无名火直冒三丈说:“行这事的该死,他必偿还四倍,因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 心。”拿单说:“你就是那人。”大卫立刻承认“我得罪耶和华了。”他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定人之罪定己,他痛悔了。另一次是记载在撒母耳记下十四章四至廿一 节有一位提哥亚妇人,她对大卫王说:“我是个寡妇,只有两个儿子,一日在田间争斗,大儿打死小儿,大儿逃亡在外,但全家人起来攻击我,要我交出打死兄弟 的,好治死他以偿命、这就无异要将我剩下的炭火灭尽。”大卫听了甚为同情应许她的儿子连根头发也不落在地上。妇人趁机对王说:“你为何不使逃亡的回来,说 明王这话就是自证己错了。”王因此回心转意准许逃亡在外的儿子押沙龙回来。
由此可见,精警的譬喻,真是不可少,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而且 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美妙的比喻,有如“一把两刃利剑,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 4:12)。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在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但是还得说回来,比喻(包括故事,寓言,童话等)并非是万能的,它有其局限性,我们应善于利用,既要防止“牵强附会”,也要避免“以偏概全”,或“喧 宾夺主”。千万应注意勿要为讲比喻而讲比喻。比喻只不过是一种手段。惟有通过它,以达到阐明“永生之道”,吸引众人来归在耶稣基督名下;这才是唯一的真正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