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莱尔(J.C.Ryle)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约翰·卫斯理与他的侍奉
约翰·卫斯理早年在林肯郡家中度过的生活似乎很平静。他的传记作家记下的唯一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是在教区牧师住宅被烧毁时,他奇迹般地从大火里逃了出来。这件事发生在1709年,当时他6岁。这件事似乎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没有梯子,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得以将他从卧室窗户里拉了出来,就在这时,屋顶塌了下来。幸亏是朝里倒下的,这孩子和救他的人才得以幸免于难。他在描述这件事时,曾说,“当他们把我带到父亲在的房间,父亲大声喊道:‘邻居们,来呀,让我们跪下祷告!让我们感谢上帝!他把我的8个孩子都给了我,房子去吧,我已经很富足了。’”
1714年,约翰·卫斯理11 岁时,在伦敦卡尔特修道院(Charterhouse)的学校上学。初次到公立学校上学,这对一个男孩来说是一次历险,但这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困难。可能在家里已经接受了初步的正规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很快地,他在学校的勤奋和进步便使他脱颖而出。他16岁时,当时在威斯敏斯特担任助教的哥哥,就称他是“一个勇敢的男孩,以最快的速度学习希伯来语”。
在1720年,约翰·卫斯理17岁时,被选入基督教会(Christ Church),前往牛津就读大学。大学生活的前三年或前四年,除了知道他性情沉稳、学习勤奋、文科成绩优异、有写作天赋外,我们所知甚少。他显然充分利用了大学时光,每天尽可能多地吸收知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班级荣誉生名单(honorary classlists),也鲜有激励学生学习的举措。如绝大多数伟人一样,他发现大学教育使他终身受益。人们可能不喜欢他的神学,但绝不能说他是一个愚蠢的人,不能说他没有权力让人听他的声音。
1725年初,22岁的他,心智似乎已经到了可以选择一份职业的地步。他想到担任圣职,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但是在认真思考这一举措的严肃性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他有些沮丧。然而,这次的思考对他非常有用,使他较从前对上帝、对自己的灵魂和宗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他开始研究神学,开始阅读常规的服侍方面的课程。可能是缺乏非常值得信赖的导师,这段时间他选修了宗教文学。对他影响极大的书是杰瑞米·泰勒(Jeremy Tailor)的《圣洁的生与死》(Holy Living and Dying)以及托马斯·肯培(Thomas A Kempis)的《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这些作家虽然都是心地善良的虔诚信徒,但是他们不可能让他对源自圣经的基督教有非常明确的认识,也不可能让他对服侍基督持非常快乐的观点。简言之,虽然他们让他感到真正的宗教是一件严肃的事,让他关心心灵,但也留给他一片黑暗和混乱。
在这个阶段,约翰·卫斯理与父母的通信特别有趣,无论对父母还是约翰,双方的信件都值得赞扬。他显然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告诉父母自己面临的精神和属灵难题。他的去信以及父母的答复都很值得一读。他们或多或少都显得缺少圣灵的光照,对福音也缺乏明确的认识。但是这些书信从头至尾都透出了他们的诚实与认真,让人觉得“这就是上帝要祝福的精神,这就是上帝要赐给更多亮光的那只眼睛”。
让我们看看他的父亲对“哪一本释经书是圣经最好的注解?”的答复:
我的答案是,圣经本身。因为在并排对照版的圣经【圣经几个不同版本的汇编本之一,其中有多种语言译本,以并排对照的方式陈列。】(Polyglot)中,有多种释义和翻译,可与原著对比并彼此对照。我认为,和一个诚实、虔敬、勤奋、谦卑的人交流,比我看到的任何释经书都更加可取。
让我们看看他的母亲就担任圣职一事说了什么:
你情绪上的变化,引起了我许多的思考。我容易乐观,希望这是出于上帝圣灵的工作,他可以除去你对尘世享乐的热爱,可以装备你使你的心意更新变化,能更加严肃地关注更为崇高、属灵的事。如果是这样,如果珍爱这些安排,该会多么快乐啊。如今,你怀着至诚的决心,要将宗教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因为,毕竟严格地来说这件事是必需的:与生命的目的相比,其他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我衷心地希望,你能严加察验自己,知道凭着耶稣基督有得救的合理盼望。如果你知道了,感到很满足,那么你的痛苦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如果你知道了,却感到不满足,那么你会很悲伤。这件事所有人都需要认真考虑,尤其是那些担任圣职的人。首先他们应当有呼召、有拣选的确据,免得他们给别人传福音,自己却被弃绝了。
让我们看看他的母亲对托马斯·肯培认为所有的快乐即使无罪也无益的观点所说的话。她说:
我认为肯培是一个诚实、软弱、热情有余而知识不足的人,他谴责一切快乐有罪或无益,这有悖于圣经多处直接明了的经文。你会判断快乐合法与否吗?你会判断行为邪恶或清白吗?要记住这条规则——凡削弱你的理性、有损于你柔软的良心、模糊你对上帝的认知或夺去你对属灵事务的喜好的,简言之,凡使你身体的力量或权柄胜过你意志的,这些对你来说都是罪,无论它本身是多么合法。
让我们听听约翰·卫斯理本人在一封信中是如何论述杰瑞米·泰勒的观点的。泰勒认为:“上帝是否饶恕了你,我们并不知道。因此让我们为曾经犯的罪悲伤难过吧。”他评论说:
圣灵恩典的力量当然不会如此弱小,以至于我们觉察不到自己是否拥有这些恩典。如果我们住在基督里,基督也住在我们里面——我们若不重生,他就不会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当然会有所感受。如果从来不曾有过任何自己得救的确据,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恐惧战兢而非快乐地度过每个时刻。无疑,这样我们在今生就是最悲惨的人。上帝救赎我们脱离了像这样令人感到恐怖的景况。
这类信件不可能丝毫无益于约翰·卫斯理的思想。无疑,这使得他更详细地研究圣经、更深入地自省、更热切地祷告。无论他有哪些顾虑,最终都得到了解决。1725年9月19日,当时任牛津的主教,后来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波特博士(Dr.Potter)终于按立他为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