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与主同行”,传承“现代真理”
如果我们能获得特权听到耶稣说话,看到耶稣,摸到耶稣,那该多好!不仅能看到祂,听到祂声音,还能和祂握手,拥抱,那该多好!有一位使徒,他有过这样的经验,所以给我们留下了特别的劝勉。他就是使徒约翰。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一1:1)
能说这话的,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几个人,其中一位就是约翰。约翰堪称六千年人类历史中与耶稣走得最近的人,他就是与主如此亲近的人。使徒约翰的性格原本很急躁,他的外号叫雷子,发火时会勃然大怒。但是,当我们阅读《约翰一书》时,我们会理解他的外号为什么叫爱的使徒。
他也是活得最长的使徒。因为上帝有工作要他完成,让他写完《圣经》最后的结论《启示录》。上帝预先向末时代的教会和百姓启示了一些事情,使人坚定地相信主的话语和预言,相信主要来。所以上帝救了约翰的生命,让他记录了重要的《启示录》。约翰曾经被丢在滚烫的油锅里,但是对他来说好像洗热水澡一样,他活了下来。罗马士兵看到后惊讶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把他流放到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 拔摩岛。拔摩岛是靠近希腊的一个岛屿。
约翰看着地中海的波浪以及周边陡峭的岩石,心中思念着耶稣。后来他在那里看到了启示,最后记录了《启示录》。他还记录了《约翰福音》、《约翰一、二、三书》。使徒约翰记录的《圣经》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包含了重要的预言。特别是读《约翰一、二、三书》的内容时,心中会涌现一股股暖流,被其中的内容默默感动。其中的内容很单纯,能够将我们的心与上帝的心,上帝的爱连结在一起。
在《约翰一书》中,说明了教会遵守上帝诫命的经验,特别是诫命的后半部分说明得最多。在遵守上帝诫命的事上,我们常常会强调第一条到第四条。然而,第五条到第十条的内容却更有份量一些。所以清晰说明了上帝诫命的后半部分。有一位律法师曾经问耶稣:“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说:“律法是什么?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各位,总纲是什么?就是概略。也就是说,耶稣告诉他,遵守上帝的诫命是获得永生的道路。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钉死,但他从未废除诫命或是降低、轻忽诫命。我们遵守诫命,就是爱上帝爱邻舍,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这是全部。
我们知道这一点,在爱上帝这一方面强调得非常多。为什么?因为如果不站在爱上帝的立场上,我们就不可能爱邻舍如同自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理解上帝的爱,未从上帝那里获得爱,我们就不会产生爱别人的那种纯粹的爱。
因为我们人心里的爱,百分之百都是自私的。我们人心里不可能自发的产生纯粹的爱。只有耶稣的爱流入我们心中,再涌出来时,我们才能爱邻舍如同爱自己。这是我们非常清楚的一点。这就是救赎,这就是义。虽说我们知道这一点,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讲述遵守诫命的经验时,很可能更强调上帝的爱,少强调了对邻舍的爱。
为什么?因为爱上帝的经验是我们心里的,往往看不见。而且有许多宗教仪式,例如礼拜、祷告、奉献,通过这些宗教仪式可以表现得我们很爱上帝。但在遵守爱邻舍如同爱自己的这条诫命时,需要很多牺牲,时间的牺牲,努力的牺牲,情感的牺牲……而且在这个方面我们常常失败,所以就有点忌讳强调这一点。
但是,学习《约翰一书》的话,从第1章到5章,你会发现其中深入地强调了遵守诫命的后半部分,即爱邻舍如同爱自己。甚至说:你们那些说尽心尽力爱上帝的人,若不爱自己的邻舍,那就是说谎的。《约翰一书》强烈强调了这一点。我们读一下。
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一1:2-3)
我所传的耶稣,不只是我看见、听见、摸过、一起生活过的一位。祂取的是人的形象,奴仆的形象,而非上帝的形象,祂是居住在我们中间的一位。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
我们若遵守祂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祂。人若说“我认识祂”,却不遵守祂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约一2:3-4)
对于诫命的理解,我们不要只是站在第一条到第四条诫命上理解,我们需要听听使徒约翰在这里的说明。
“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祂。”这里开始强调关于遵守诫命的问题。“人若说‘我认识祂’,却不遵守祂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这里说“人若说‘我认识祂’,却不遵守祂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这是什么意思?
凡遵守主道的,爱上帝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约一2:5-6)
使徒约翰并没有说我们要像上帝那样去活,像耶稣一样活。而是说,住在他里面的人,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这里有条件,只有住在耶稣里面的人,才能像耶稣那样活。
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约一2:7-8)
今天我和大家说明的是“新命令”这个主题。新命令其实是以前的旧命令,诫命本身没有被改变,是不是?赋予旧命令新的含义,这就是新命令。对于未能正确理解旧命令,未能正确经历遵守诫命经验的人来说,赋予旧命令新的含义,这就是新命令。
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利19:18)要爱人如己,在旧约时代已经说明了这条诫命。你们要尽心、尽性、尽力爱上帝,这条诫命在【申6:5】已经出现了。那么,耶稣说遵守诫命就能获得永生,遵守诫命就是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这并不是耶稣赐下的新诫命,在以前通过摩西赐给以色列百姓的旧诫命中,已经包含了这些内容。所以对于那些未能经历,未能通过圣灵重生,经历遵守诫命的人来说,旧命令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也就成为了新命令。以前拉比的教导是:“上帝藐视罪人,只要有一个罪人在地上被灭杀,天上就有喜乐。”
大家无法理解吧?这就是生活在耶稣时代的拉比们的教导。那时耶稣说:“只要有一个罪人悔改,天上就有喜乐。”拉比又说:“不遵守律法的就不是弟兄。”耶稣却与娼妓、税吏做朋友,与他们一同坐席,向他们传福音。
耶稣的生涯向人们彰显了祂对罪人的爱,唤起了人心中的盼望。爱是从理解别人开始的。耶稣通过祂的人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邻舍与邻舍之间的诫命。不要杀人,不要偷盗,尊敬父母,不要贪心。耶稣的人生就是新命令。
如何尽心爱上帝呢?当人的话语,人的诫命与上帝的诫命冲突时,依然不顾生命也要顺从上帝的旨意;这就是遵守诫命的精神。另外,哪怕我牺牲,我死,也要看别人比自己强,也要救对方的灵魂,这就是爱邻舍如同爱自己。这就是耶稣人生的本质,这就是《约翰一书》说明的内容。
我们一边说遵守祂的诫命,但同时耶稣的灵,耶稣的精神,耶稣的爱却不在我们里面的话,我们就不是遵守诫命的人,我们就是说谎的人。这可能是我们难以接受的话语,我们怎么可能说自己是说谎的呢?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就是这样的,使徒约翰对我们说:“我们自称遵守诫命,但其实是说谎的。”上帝的爱若没有真正充满我们内心,那我们其实不是遵守诫命的。因为上帝的诫命是上帝的义,是上帝的品格。圣灵若不在我们里面,我们就遵守不了诫命。让我们能遵守第一条诫命到第四条诫命的同一位圣灵,也一定能给我们一颗爱邻舍如同自己的心,这就是使徒约翰现在对我们说明的内容。
凡从上帝生的,就不犯罪,因上帝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上帝生的。(约一3:9)不犯罪,就是遵守诫命的意思。我们遵守诫命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是从上帝生的,上帝临格在我里面,上帝的圣灵在我心里,所以我犯不了罪。遵守诫命的唯一根据和理由就是:“我是从上帝生的,因为重生了!主的灵给了我新命令的精神,让我能靠着主的爱活着。”
从此就显出谁是上帝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上帝,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约一3:10)约翰向我们宣布:“我们若没有彼此相爱,就不是义人。”就算那个人从第一条到第四条诫命都守的很好,若不是真心爱弟兄的话,就不是遵守诫命的人。这也许是我们难以接受的话语,但却是事实,这是真理。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各位,恶者是谁?就是魔鬼。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约一3:11-12)这里讲的是猜忌和嫉妒。
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约一3:13-15)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上帝差祂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祂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一4:7-11)
遵守诫命,靠着我们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启示录14章说:“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12)《圣经》说末时代百姓的特征是遵守诫命。这靠着我们的力量做不到。这是被圣灵充满的力量,是耶稣信心的力量,这是耶稣与我们同在,住在我们里面而产生的品格。除此之外的任何力量和努力都守不了诫命。
这里说:“这就是爱了。”这不是人的爱。爱是什么?上帝爱我们,差遣祂的独生子来到地上,耶稣为我们钉死在十字架上 – 这就是爱。我们要领受这样的爱,所以这里向我们说明爱的概念是什么。不是男女之间的的爱(ailos),不是友情的爱(feleo),不是亲情的爱,而是上帝毫无条件的圣爱(agapei)。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内心没有这样的爱。
当我们默想耶稣的牺牲和恩典时,我们会恨恶自己的骄傲、自私、嫉妒、狭隘、争战……我们内心会安静下来,心想:为什么我不能爱那个灵魂?为此我们内心非常痛苦。因此来到主面前流泪祈祷,祈求主的圣灵。所以只有耶稣的爱来到我们心里,才能成为我们爱其他人的动力。这些经文就是向我们强调这点。爱在这里!不是但以理,不是施洗约翰,耶稣才是爱的榜样。我们也要像祂那样去爱。
上帝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祂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约一4:16-18)当耶稣的爱充满我们内心时,我们心里没有不平,我们能够变得完全。
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上帝所受的命令。(约一4:19-21)
即使罪人没有任何回应,耶稣依然爱他,这就是“agape”的爱。我们爱别人时,不要期待得到回报,要乐意去爱人。这样的爱并不是仅仅指我们感情的部分。没有任何人能像爱自己恋人一样持续地爱他人。人若总是以情感性的爱去爱人,那么会非常疲乏,最终活不下去。就像我们做一件事,若总是不停地做,就会疲倦不堪。我们的精神也会疲乏。我们在《哥林多前书》13章学过,爱是礼貌、尊重、不报复、爱是亲切、为他人考虑……
大家知道约拿单 · 爱德华兹牧师吗?他是十八世纪美国东北部比较有名的奋兴派牧师,曾经是耶鲁大学的校长。他在属灵上非常有力量,在教会推动了大的奋兴运动。有一次办完学习班,有一位姊妹一直没有回家,等着牧师。牧师问:“姊妹,为什么不回家?”“牧师,这次请你一定到我家去一下。请一定在我家过一夜。”因为她实在太恳切,于是牧师和她一起坐马车回去了。
那位姊妹对牧师说:“牧师,其实是为了我的儿子,才邀请您到我家。我儿子是个酒鬼,整天喝酒,常常吐,喝酒后都不知道是人还是动物。我丈夫早已经抛弃这个儿子了,甚至赶走了他。但是我怎么能把我的儿子赶走呢?是我的儿子啊!
所以我不得不把家附近的鸡窝打扫出来,放了床,让他睡在里面。一进到里面全是味道,简直受不了。但是哪怕有一丝让我儿子悔改的希望,我也要努力,所以就拜托牧师去和我儿子谈一谈。”牧师就和这位姊妹去见她的儿子。母亲站在外面,牧师进去了。一进屋子全是呕吐物的味道熏鼻子。所以第一感觉是:“我一定要进去吗?”牧师还是进去了。
这个年轻人是醉酒状态,和一个喝醉的人能说什么呢?牧师坐在年轻人面前,问:“年轻人,你读《圣经》吗?”“我才不需要什么《圣经》!”“你信上帝吗?”“上帝在哪里?”“你信耶稣吗?”“我不需要耶稣?”“你需要教会吗?”“别和我提教会,提到就反感!”
那个年轻人特别粗鲁无礼,大喊大叫。牧师简直在那呆不下去了,因为和他无法对话,牧师就出来了。打开门的瞬间,看见那位母亲一直在默默祷告,期待儿子能有机会悔改!牧师看见母亲的样子,感觉走不出去,于是又关上门进去了。
这次,牧师就向那个年轻人一样大声喊着说话:“你信耶稣吗?”“我不需要耶稣!”“你信《圣经》吗?”“不需要《圣经》!”“你信教会吗?”“我也不需要教会!”牧师跪在青年人面前,摇着他的肩膀说:“那你信不信爱?”这个年轻人呆住了。
为什么?因为他不可能回答说,我不相信爱。于是牧师扶着他的肩膀,闭着眼睛祷告说:“爱啊,爱啊,求你使这个青年悔改吧!”牧师大声祷告。这个年轻人态度突然变了,摇着牧师的肩膀说:“你说,爱是什么?爱在哪里?”这个年轻人可以否认教会,否认《圣经》,否认牧师,但是他不能否认他母亲对他的爱。这个年轻人没有办法否认爱。当牧师向爱祷告时。他就问了:“爱是谁?”牧师回答说:“他的名字是耶稣基督。”当年轻人听到这句话时,心门打开了。后来年轻人去了教会。
各位,很多时候,无论在教会里面还是教会外面,我们的教理,《圣经》的教导往往行不通。特别是对现代人而言,这些道理似乎行不通。但是,上帝在我们里面,让我们遵守第五条至第十条诫命的品格是行得通的。别人看见时,他无法否认。“啊,那就是上帝。上帝在他心里!”
看天上的星星,可以通过望远镜。那么看天国呢?就是眼泪的望远镜。但是通过什么看耶稣和真理呢?就是爱的眼镜。这就是使徒约翰向我们强调的。当我们仅仅强调第一条到第四条诫命时,使徒约翰说:“no”!我们说自己是爱上帝的,是遵守诫命的,是认识上帝的,但是却恨自己的弟兄,那我们就是说谎的。这是《圣经》对我们的定罪。
所以《约翰福音》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 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当我们遵守主的诫命,从第一条到第十条都遵守时,世上会怎样呢?世上会认出我们是耶稣的门徒。当末时代兽印的患难临到时,当以上帝的诫命为焦点的逼迫临到时,真正遵守上帝诫命的人,不是只守第一条到第四条诫命的人,而是有着遵守第五到第十条诫命之品格的人。
有一次我在一个基督教月刊上读到这么一段内容,非常感动。这是一个名叫摩亚的基督徒的见证。他是做建筑行业的,有一天他和两位朋友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朋友吉米和鲍勃谈到了自己为什么不去教会,摩亚就谈到自己为什么一直去教会。吉米说:“小时候,我困得要死,学业又多,眼睛又累,但是妈妈还是要我和他去教会参加学习班。不去不行!非常强迫。
有一次问妈妈,我太累了,不去不行吗?妈妈还是说不行。那天我听着讲道,下决心,以后长大了绝不会再来教会!后来,我从十四岁起再也没去教会了。”鲍勃说:“我上过基督教学校。中学时,《圣经》老师说:‘约拿在大海里,在鱼肚子里待了三天’。但是就在上一节生物课才学了鲸鱼的嘴巴其实不大,五英尺。人怎么可能进入鱼嘴里。不可能!这是《圣经》的神话。
后来就向老师提出我的疑问,结果《圣经》老师把我揪出来打了一顿。我实在太委屈了。后来我下决心绝不会去教会。”(但是我和大家说一个常识。有一种鲸鱼,人是能够进去住在里面的。那就是蓝鲸,它的嘴巴很大。以前有一个夏威夷的渔夫落水后进入蓝鲸肚子里,却活了下来。)
摩亚听了两个朋友的话之后,心里很难过:“他们在说我的教会,在说我的弟兄。”他见证说:“吉米,鲍勃。我一直去教会。为什么呢?”他向他们说明了理由。摩亚中学时候,母亲为了让他上离家较远的基督教学校,就让他寄宿上学。
父母为了让他接受基督教育,费了很多力,努力做建筑。有一次他拿着父母给的钱,准备奉献一部分给教会。每次这笔钱里都包含奉献的钱,生活费,住宿费等等。就在去教会的路上,他听到了音乐声。原来是马戏团来了。男女老少都聚集而来。摩亚心里突然想去马戏团,就对弟弟说:“我们去马戏团看看吧!”“哥哥,我们没钱,钱不够。
这是给教会的奉献,爸爸妈妈知道就完了。”后来摩亚一个人去了。他怕教会的人看见,就选了最前面的位置坐下来。看得正开心时,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他。原来是母亲在门口叫他,他装作没听见。母亲还是在喊,于是他出去了,他肚子里一肚子火。
当我们内心罪责感越是强烈时,往往越是上火。“到底要我怎么样?”大家知道,那个时候摩亚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吗?她温柔的说:“儿子,上周五我和你爸爸为农村的事情特别忙,没办法给你送食物。所以今天才来。我们把食物放在你宿舍了。想要见见你,就去了教会,结果就看见了你弟弟。
其实我们是为了给你弟弟钱,也给你点路费,才找到这里来的。”母亲微笑着将钱给了摩亚,并亲吻了他。“儿子,希望上帝祝福你!”他看着父母离去的马车,久久不能平静。心中的愤怒被母亲的温柔融化了,罪责感和羞耻感向他袭来了。他感受到了更伟大的一位,望着天空说:“上帝,如果你和我父母一样亲切忍耐有爱,和我母亲一样有爱,我就爱你。”
我们常常传道失败,在向别人彰显耶稣时失败,因为我们不知道上帝是怎样先爱了我们。只有我们爱上帝时,我们才能爱别人。上帝向我们说明了祂的爱。只有理解祂爱的人,才能遵守诫命。各位,恳求大家不仅只是遵守前半部分诫命,还要遵守后半部分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