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1949年生,男,汉族,重庆人。文化学者、民间著名思想家。
曾任重庆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光华战略俱乐部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他对中美关系、台湾悬案、中日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港台新儒家皆有独到心得,自谓“人世”未尽解,而“天命”已略知。先后拍摄了《大道》,《抗战陪都》,《卢作孚》,《中美西部开发启示录》,《重庆大轰炸》等著名电视政论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年来他一直研究中国人的人权意识、生命意识。
他成为一个宿命论者和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大学期间以独具的风骨和才华成为西南最高师范学府自 1967 年来第一个学生文学社社长,并因此自绝于中国式经济仕途、学院翰林之外。耽于沉思,疏于著述,不求闻达,不意被封“民间思想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布衣之身撰写 “中国改革宪章”,名动京畿;九十年代初以《大道》为题,撰写叩问“中国往何处去” 之五集政论片,论者称为 “冷战结束后对中国道路,运思甚深的先知式作品”。同期有长篇诗评《俄罗斯启示》传布四方。
抗战胜利 50 周年以九集电视片《抗战陪都》倾服众多业内人士;60 周年又组织巨型长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尚未问世,已臻不朽。对中美关系、台湾悬案、中日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港台新儒家皆有独到心得,自谓 “人世” 未尽解,而 “天命” 已略知。尽管首届当代汉语贡献奖的授奖辞较之后来显得简单,但对王康的颁奖仍透露了足够多的内容:
王康是一个小众范围内的汉语人格,他的 生存之道 首先是影响周围,成全自身,进而推动他人生命的自我完善;王康又是一个关怀悠远的中国布衣,他的存在直接汉语的历史、世界的当下经验,并有着极为人性的愿景。在王康那里,连接了汉语世界的历史和未来。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积极健康的一面而言,王康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人格象征。
1989年,王康离开公职,过上了一种“流亡”式的生活。
1993 年,在“流亡”途中,他写下中国九十年代惟一一部 – 究诘中国道路的政论片,曾引起中国最高层和思想界以及海外媒体强烈关注。
1994 年,又成立了重庆陪都文化有限公司
1996年至1999年,“流亡”途中的王康又两度参与有关台湾问题和国家统一的国家级专题片,并任总撰稿,他特有的话语风格和独到的历史视野曾对亿万观众产生了无形的影响。让王康自慰的是,他与中央电视台和重庆电视台 都有多次合作,但 “从来没有拍过一部商业片”。
2001 年5 月,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公告了首届 当代汉语贡献奖,王康是首届得主之一。学术委员会 公布的授奖辞是:王康先生怀抱理想主义,他以布衣之身忧国忧民,对于 俄罗斯民族 的启示,对于中国的统一前景的展望,在小范围内流传,影响了年轻一代学人。
2005 年6 月、2007 年11月,凤凰卫视的 “世纪大讲坛” 分别邀请他在北大作的《世纪大讲坛:俄罗斯的道路》、《世纪大讲坛:俄罗斯的精神与梦想》两个精妙无比,既让人冷思,又让人亢奋的演讲也是例证。在流亡前后,老康的主体学识魅力先后得到了耀邦夫人 李昭、长子胡德平、前辈学人大师 – 梁漱溟、美国著名华人 陈香梅、政界开明要人 汪道涵 等的青睐或认同。认识王康的朋友都叹他因“自我淡薄名利”与“社会敏感过滤”的双重关系,而使文章多未公开发表或不能公开发表。
主要成绩
抗战巨卷史诗国画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一幅画的画展,2010 年 7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展出。
画名是《浩气长流》,展名冠以《抗战巨卷史诗国画》,创作者来自中国大陆。总策划王康 , 与50余位以重庆籍画家为主干的丹青手,历时 5 年半将这 800米长、2米高的国画长卷完成,抗日期间的军人烈士、中外政治人物、文人黔首等具有代表性的 1000多个人物跃然纸上,树碑立传者即达 1016人。序、跋、传文、标语、诗词、文献、说明、歌曲等 12万 字。卷帙之巨,气势之宏,中国自有国画、世界自有美术以来,未为有之。
抗战巨卷史诗国画
王康多年叹惜抗战史实未能全面艺术地展现,中国抗战死伤军民 3500 余万,为二战各国死伤之一半;阵亡将士 340余万,也居各国之首;而阵亡将领 200余名则为二战 65 国阵亡将领之总和。牺牲之惨烈和对人类和平之重要,于当今躬身绘制正逢其时。此画制作不乏波折,就在终于定下台北首展的前夕,王康又感觉重要的一章台湾的抗战分量远远不够,他惭愧不已,再请画家日夜加班近半年急补上几十米的“碧海青天”。全画成后,规模之大,仅装裱面积 18558 平方尺,就须特定购进一台 10多万元的大装裱机。运输全画需一辆大卡车。几年制作和到台湾展出花费 340万元人民币,皆为多位民间企业家支持和相关志愿者垫付。
画的艰难,持续做成的艰难,赴台湾展出的艰难,事非经过不知难
该画 重庆 最早的作画现场,地点是借用一处很大的仓库,一进门的抗战英灵牌位和低回音乐,拉你回到当年的沉重和肃穆。王康的仪式感是骨子里的,透着山河岁月的守望。几十位画家不计报酬、不分寒暑,推掉一些世俗应酬和赚钱营生,潜心于大国往事的细枝末节,搅动水墨风云。
六七十年了,还原当年已非易事,当事人多已辞世,史料细节荒芜紊乱,一点点找人找事找时间找地点找来龙去脉,照片影像故纸网络回忆想像,一笔笔让历史在 800米纸上苏醒。有些熟悉抗战史的专家明晓画中的一些小误差,但不能不喟叹于画的气势。里边有 4 万万人同声一呼的气场,除了史料,还有心结。峡江、峡江号子和峡江上逆行的民生轮都远了,这画就得担当些近,让近人不忘。
抗战巨卷史诗国画
台北展出联络人 杨渡 先生考察现场的人和画时喟叹:“确实震撼”。
其实,历史就是最大的艺术家。王康题签:“东方西方,人性攸同;中国世界,希望未绝。史魂画材,一体无间:天道好还,世运可期。本画向天地立项,待历史审阅。经冬越春,历夏入秋。沉潜磨洗,静绘默制。艺术与良知款通,性灵与汗青遇合。心绪浩茫,动心忍性,劳苦困顿,夙夜匪解。相忍为国,自我变法;既靠人助,又获神启。恒兀兀身形憔悴映长卷,倏忽忽心香慷慨起鸿图,聊倾赤子寸心,终成史诗国画,又见浩气长流。”
这是一次逆时间长河的回溯,不论多久的分岔,源头清澈在民族的记忆里。一卷流向,平行于历史,镜鉴着河山人心。
王康:“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大发展的阶段,需要自由的精神,更需要发现、赞美和呵护天才”,“没有天才的时代,就是黑暗的时代;不出天才不出才子的学校就不要办了,至少要少办一些”。“大学校园最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发现天才,造就人才”,“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天才。他们需要的不是最好的软件或者硬件,最需要的是自由,让他们自生自灭,让他们自由发展,那他们就会知道自己需要发展成什么样子,成为怎样的人才”“天才辈出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
散文作家 魏真说,王康是 – 最浪漫最华美的中国人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有如下评述:现代名儒 唐君毅 先生的外甥;王康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化学者,著名民间思想家,抗日战争研究 专家。同时为重庆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光华战略俱乐部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席。
余世存 在 – 华语贡献奖上,评王康说:王康先生是民间思想家,他的语言大气华美,多年来他一直研究中国人的人权意识、生命意识。他的观点有很深的民间烙印,也许有些可待商榷,不过这个留了大胡子的共和国同龄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长相酷似 列宁 的王康先生对俄罗斯的过去怀着满心的思虑和情感。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7)
-
参考资料
-
-
1.总不至于除了仇恨之外,什么也不存在——专访王康 .学网
-
2.王康:无“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会大不同 .凤凰网.2010-08-30[引用日期2020-01-17]
-
3.王康:“五四”是一战的东方产物 .网易.2010-06-16[引用日期2020-01-17]
-
4.王康:解读苏联解体之谜 .凤凰网.2011-12-26[引用日期2020-01-17]
-
5.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出版 用艺术还原历史 .腾讯文化[引用日期2017-03-16]
-
6.《浩气长流》流过的时间和空间 .深圳侨报[引用日期2017-03-16]
-
7.“大学校园最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发现天才”(图)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7-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