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造就门徒的原则

有一个男孩很想成为钢琴演奏家。他阅读名演奏家的传记,整天听他们演奏的唱片。后来他父母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他便开始努力要实现他的梦想。他买了一本「钢琴入门」,开始苦练钢琴,每天总要弹上几小时。终于,他可以弹简单的曲子了。可是当他要开始弹比较难的曲子时,就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他继续努力,但毫无进展。他愈来愈灰心,似乎他的梦想是遥不可及的。

当他正想完全放弃时,他看到一个广告,说有位名钢琴家要到他们的城市开音乐班。这个男孩立刻报名参加,经过几个礼拜的指导,他就有了显著的进步。在专家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为一个很杰出的钢琴家,实现了他的梦想。

同样地,作为主的门徒我们若希望有效的去完成大使命,就必须向主耶稣学习。正如一个初学钢琴的人,需要一个专家的训练和指导,同样地我们也需要造就门徒的专家—-主耶稣的指导。耶稣是训练别人最好的榜样,我们必须了解并应用他训练的原则,并且靠着圣灵的大能,让他改变人心,促进成长。如果我们想靠自己的力量,那就必会失败。我们若让圣灵在我们和其他人的心中作工,我们不但会使用主的策略,自己也会变得更像主;他会透过我们,大能地作工。

耶稣的策略

「布道大计」一书中,高尔文说:「主的目标决定了他的一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全盘计划中的一步;他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有助于完成他一生的至终目的:为神拯救世人。因此,主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有其重要性。他的言行举止,都是基于拯救世人的异象而发的,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这个异象,决定了他的步伐。他无时不定晴在他的目标上。(参看约翰福音17:4)耶稣的目标是要拯救世人,但是他要透过人来达到这个目标,他知道他在世的事工结束后,他所拣选的人将要接替完成大使命。因为他整个计划都要靠这几个人,所以他非常的慎重。「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马可福音3:14)

当然,小组式的门徒训练不是使人被圣灵充满,献身改变世界的唯一方法。他没有拒绝其他人来跟随他,也没有拒绝群众。事实上,他是从一大群跟随他的人中,拣选了他的门徒。虽然圣灵并不受限制,只使用小组式的门徒训练,但我们可以看见这是耶稣训练门徒的主要方法。

耶稣非常看重这一群门徒,他花很多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这是他训练课程的关键。他们在一起吃饭、睡觉、打鱼、乘船……

门徒亲眼看见耶稣行神迹教导人,他们从他的榜样中,学习怎样祷告和敬拜。主耶稣这样的造就门徒,需要极大的牺牲和经常关注门徒,而他也乐意这样作。

同时,耶稣也要求这些人献身。在马太福音16:24他告诉他们: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耶稣没有把他的时间分散在那些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跟随他的人身上,作基督的门徒,必须把生命完全献给他,这是不容妥协的,「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但是,他耐心地容忍了他们的缺点,因为他们愿意跟随他。

他也很耐心地更正他们的缺点,「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马太福音5:1、2)。耶稣是个好教师,他从不错过任何教导的机会,他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教导门徒。马太福音5章至7章记载的登山宝训,是他用讲授教导的一个例子;有时候,他用问题和回答,例如马太福音16:13和15,「……人说我人子,是谁……你们说我是谁……」有时他则用比喻来阐述要点。(看马太福音13: 3–9撒种的比喻)。耶稣常用实际生活的情形来解说,作为他教导及应用的原则。例如,他平静加利利海的风暴,教导门徒信心的功课(马可福音4:33–41);门徒犯错时,他抓住机会教导什么是对的想法和作法(加拉太书9:46–48),他和人的接触,也成为了教导的实例(马可福音9:25–29)。

以身作则

他以榜样教导他们,在生命的每一方面都为他们留下榜样。他告诉他们「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约翰福音13:15)。

譬如他的祷告生活就是榜样。耶稣经常有意让门徒们看见他向天父的祷告(加拉太书11:1–13)。他没有强迫他们学习祷告,他的榜样便使他们渴慕祷告。更改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他要得着人归向他自己的心意(路加福音19:10)。观察了主耶稣传福音的精神和方法,他们就学会怎麽样去做。

耶稣也向他的门徒示范怎样服事人。他给他们实际功课,帮助他们遵行他的榜样,他把责任分派给他们,叫他们出去传福音、施洗、医病和赶鬼「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的出去,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鬼。(马可福音6:7)。他也把行政的责任交给他们,例如预备食物、安排住宿和管钱。这样分派工作很重要,因为耶稣离开后,他们必须接管下来。并且他们愈参与完成使命的工作,他们对这个使命的献身也愈强。好像母鹰将小鹰推出巢,迫使小鹰学习飞翔的功课;同样地,耶稣也把他的门徒推出去,迫使他们学习造就门徒的技巧。

虽然他把他们推出去,但还是留心观察、督导他们。他们传福音、治病工作回来后「使徒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作的事,所传的道,全告诉他。」(马可福音6:30),耶稣听他们的报告,分享他们的喜乐。但是,在报告结束后,他会向他们解释,并告诉他们这样的经历怎样应用在他们的生活上。例如在马可福音9:25–29,门徒为了赶不出附在那男孩身上的鬼而困扰时,耶稣就告诉他们必须藉着祷告和信靠神,才能将鬼赶出去。还有很多例子都显示了耶稣经常审核门徒的工作和态度。他教导的方式:榜样、分派差遣和经常审核,都是为了要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但是,耶稣不只培养门徒的性格,教导他们事奉的方法,他也分派他们再去结生命的果子,就像他在他们当中所作的。所以,我们已经有了主耶稣的榜样。圣经还记下使徒们造就门徒的模式;使徒行传记载了耶稣的门徒怎样继续属灵的倍增;他们的影响力是那么大,以至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称他们为「搅乱天下的人」(使徒行传17:6)。

在耶稣拯救世人的计划中,没有一件是偶然的;他没有浪费过一句话也没有浪费过一点精力。他的目标很清楚,他生命的每一分钟都是为这个目标而活。我们必须决定我们是否要顺服神,与耶稣有相同的目标和计划来顺服神。如果我们与耶稣有相同的目标,但却不采取行动去实行这个计划,在我们临终时,将只有后悔要看见一个理想落空了。

耶稣离世之前,他可以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翰福音17:4)。他之所以能够这样说,是因为他已经造就了一批能够改变整个世界的门徒。

关键性的选择

我们怎样根据主耶稣的原则来进行门徒造就的事工?

选择门徒当然是我们的第一步,这也是最关键性的一步。假如我们没有慎重地选择我们的门徒,那么接下来其余门徒造就的原则,很可能会使我们和所带的人都灰心。让我们详细来研究主耶稣挑选门徒的方法,并且应用在我们今天的情况中。

耶稣挑选门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份,就是他信靠并仰赖神的引导。约翰福音5:30中,他说:「我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主耶稣既是这样,我们选择并造就门徒就更需要信靠仰赖神和圣灵的引导。唯有神能使我们成功结出果子「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翰福音15:5)。

耶稣挑选门徒的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祷告「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路加福音6:12,13)。为门徒祷告并期待结果,是我们信靠神的表现(参看马太福音9:37及21:22)。

耶稣祷告以后,他主动呼召并挑选人跟随他,作他的门徒(马太福音4:17–19)。不论是传福音或挑选人,他都是采取主动;我们为得门徒祷告之后,也需要采取主动去找门徒。有时这是很困难的一步,但却是必须要的。这是我们对主在马太福音28: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的命令应该有的积极反应。

当耶稣选择门徒时,他也注意到他们生命的品质。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是渴慕认识神和愿被主使用的心。耶稣呼召西门和安得烈后,他们「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马太福音4:20)。「他们服从了他」显示出他们渴慕认识他的心。「立刻」这个词显示出他们愿被主使用的心。耶稣寻找门徒的另外两个品质,是受教的心和忠心。门徒主动来找耶稣向他学习,显示出他们受教的心(马太福音5:1、2)。耶稣经常提到忠心的重要,如忠心的管家之喻(马太福音25:21)。

我们效法耶稣的榜样,也需要在未来的门徒身上寻找这些品质:渴慕认识神,愿被主使用的心、受教的心和忠心。

除了这四个品质外,我们还需要寻找有领导力的人。

没有属灵的倍增,福音不可能遍传,而没有属灵的倍增者棗有领导力的人,属灵的倍增就不可能发生。「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摩太后书2:2)。

保罗没有说这些忠心的人已经是很强的领导者(可能有些是),但是他们能教导别人。我们的门徒需要有领导的潜力,即使他没有表现出来。要知道他们是否有领导的潜力,可以观察他们和同伴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否有参与领导的工作。

小心陷阱

在选择门徒的过程中,有几个陷阱;认识这些陷阱,可以帮助你在选择时避免错误。

第一个陷阱是目标不明。我们的目标不只是要建立自己的事工,更要将福音遍传世界。将这目标清楚的摆在面前,可以帮助我们不致于中途停顿或是步入歧途。

另外一个常有的陷阱,是选择不是「大有信心」的人。使徒行传6:5说「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我们要找的,是大有信心并付诸行动的人,并且这行动要能带出门徒造就的事工。很不幸的,我们常用很长的时间去训练一个不愿接受圣灵引导,成为「大有信心」的人。结果使我们自己心灰意冷,门徒也不受教,而门徒造就的事工也一筹莫展。

第三个陷阱是忽咯了属灵倍增应有的成熟度。其中一方面是社交上的成熟度,就是善与人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情感上的成熟度,就是负责、守信,不因个人情绪的波动而影响工作。

这两方面的成熟度对门徒倍增的事工有长远的影响;具有这两种品质的人会更有效率的倍增,也自然会成为你完成目标的得力助手。

另外一个要避免的陷阱,是忽咯了门徒的潜力和影响力。每一个人对别人都有影响,我们应该善用它。但是,我们常常避免与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接触,而与我们背景相近或比我们低的人来往。其实为了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应该为主得着并造就各阶层最有影响力的人。这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些人和其他人一样,需要神也愿意认识神;其次,圣经说领导者都是神所设立的,神要用他们的影响力为他自己得着更多人。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有能力影响这些领导者的人作门徒,来开始我们的事工。

最后一个需要避免的陷阱,是小组组员之间太亲密或太生疏。如果小组组员太亲密,结果会变得内向并排外;如果太生疏,又很难产生向心力。这两个极端都可能严重的影响了门徒造就的果效。

无限的潜力

耶稣为我们留下了门徒造就的完美榜样,我们若查考他的生平,就可以清楚看见他所用的原则,也知道当怎么应用。就好像那位小男孩需要专家的指点,才能成为钢琴家。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向主耶稣学习,何况我们还有圣灵内住,给我们能力,我们可以像主一样。我们认识他的方法,装备自己,顺从他对我们生命的引领,我们便有无限的潜力,被主使用,将福音遍传全世界。

2. 主耶稣造就门徒的原则

「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 (提后2:2)

引言

让我们用几分钟来回想前面提到的故事。这个男孩要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他读传记、听唱片,也自己练习,但是他的成就只能到一个阶段。

后来他参加了一个名钢琴家的音乐班;这是一个关键。在这位大师的指导下,这个男孩进步神速,最后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

应用

一、门徒造就的八个原则

1.门徒造就的原则。

2.身为一个门徒造就者,我怎们应用这个原则在我的事工中?

(一)有深度的栽培、造就你的组员。

(一)

(二)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

(二)

(三)要求献身。

(三)

(四)以实际的生活经历来教导。

(四)

(五) 以身作则。

(五)

(六)给予实际操练。

(六)

(七)观察和督导。

(七)

(八) 差遣门徒作属灵的倍增。

(八)主

二、可能的陷阱

1.在挑选门徒的过程中应避免的陷阱

2.我要怎样避免这个陷阱?

  • 目标不明—-没有把握住将福音遍传全世界的目标

(一)

  • 选了不是「大有信心」的人

(二)

  • 忽略了一个属灵倍增者应有的成熟度(社交上和情感上)

(三)

  • 忽略了门徒的潜力和影响力

(四)

  • 组员过份亲密或生疏

(五)

三、明确的策略:目标和计划

目标

我希望看见成就了些什么?在什么时候?

计划

我怎样成就这些?

执行

我必须采取那些明确的步骤?

小组的策略 

个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