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作了梦,心里烦乱,不能睡觉。”
尼王“在位第二年”,也就是但以理及其三同伴受训结束的那一年。
事实上,正如我们前面曾说过,但以理及其三同伴不是接受整整三十六个月的训练,而是前后一共为三年。
第2节:“王吩咐人将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和迦勒底人召来……”。
这里的“术士”一词,采用的是波斯外来词,英文叫magician。虽然是个外来词,但在希伯来人的旧约经典中也提到了这类人。他们是专门从事与神明沟通,并且自称善于解梦的人。因为他们能解梦,所以,王就将这些人召来,站在王的面前,要他们将王的梦告诉王。
第3节:“王对他们说:我作了一梦,心里烦乱,要知道这是什么梦。”
在这里,王要他们把梦和梦的解释都告诉他。因为巴比伦人相信,梦是他们的神明在向他们传递某些信息。同样,尼王也深信,他所作的梦必定是来自神明对他的启示。可惜,当他这一次醒来后,竟将梦的内容全忘了。
一个最符合逻辑的解释:既然术士是专门和神明沟通,并且是善于解梦的人。因此,他们就应当是最适合解梦的人。
第4-6节:“迦勒底人用亚兰的言语对王说:‘愿王万岁!请将那梦告诉仆人,仆人就可以讲解。’王回答迦勒底人说:‘梦我已经忘了,你们若不将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就必被凌迟,你们的房屋必成为粪堆;你们若将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就必从我这里得赠品和赏赐,并大尊荣。现在你们要将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
在此我们看到,王虽然作了个梦,但是醒来后竟然忘记了梦中的情形。
也许有些人会提出:尼王是真的忘了,还是假的忘了?有人说他真的忘了。
很明显,尼王作了梦后可能有个大概印象, 但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可能真的想不起来了。
事实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只记得有那么一件事,但具体是一件什么事,就是想不起来!
有人说是假忘,说他想试一下这些术士们,可能平时他被这些术士们唬弄惯了。但是我们发现,尼布甲尼撒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是不太可能被这些术士们随便唬弄的!从哪里看得出来呢?
至少在两件事上可以看出:第一,他挑选和训练从犹大国掳来的四位青年人;第二,他自己亲自来监考。如果他自己都不懂,怎么去考别人呢?
所以,那些认为尼王只是想试一下术士们究竟能否解梦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尼王藉着自己此次所做的梦来对术士们进行检验是否合理呢?不合理!如果说要检验的话,以前也有很多的机会啊!况且,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也是刚刚接受过尼王的检验——他们的智慧胜过通国术士的十倍。即使术士们无能,也用不着将所有的术士们都凌迟处死啊!
所以,我们相信,尼王的的确确是忘记了自己所作梦的内容。否则,他也不会显得如此心烦意乱!甚至以死要挟!
第7节:“他们第二次对王说:请王将梦告诉仆人,仆人就可以讲解”。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这些被召来的应该是术士们的首领。至于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为什么没有被召呢?也许他们刚刚学徒师满,可能还轮不到他们。因此,尼王也就没有想到他们!
再说,尼王以为召来的术士可以为他解梦,所以,也就没有召但以理及其三个朋友。
第8-9节:“王回答说:我准知道你们是故意迟延,因为你们知道那梦我已经忘了。你们若不将梦告诉我,只有一法待你们,因为你们预备了谎言乱语向我说,要等待时势改变。现在你们要将梦告诉我,因我知道你们能将梦的讲解告诉我。”
尼王清楚地知道,所召来的这些术士们是专门从事解梦的人。所以,只要王有梦,他们就得要解梦。但现在的问题是,王已经不知道自己所作的梦。
因此,尼王首先要求术士们把梦讲说出来。至于解梦还不是最要紧的!
事实上,只有先把梦说出来,才有可能解梦!
第10-11节:“迦勒底人在王面前回答说:世上没有人能将王所问的事说出来;因为没有君王、大臣、掌权的,向术士,或用法术的,或迦勒底人问过这样的事。王所问的事甚难,除了不与世人同居的神明,没有人在王面前能说出来。”
他们的神明有什么特点?不与人同居!而圣经中的神——上帝要与人同居,要住在世人中间。
这就让我们看出,我们所信仰的这位上帝和外邦人的神明之间的区别。迦勒底的神明不能与人同居。
事实上,我们也可藉此方法来检验和判断人们所敬拜之神明是否是圣经中的上帝?!
《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上帝临汝”。这在《诗经》里共出现了六段。“临”是临在的意思。意即上帝与你同在,表明他是与人同居。反复地强调“上帝临汝”,意味着你办事,要忠心!
所以,我们也可以引用这句话来证明,我们中国古人所敬拜的上帝,就是与人同居的这一位上帝!《圣经》称之为“以马内利”,意即上帝与我们同在!
第12-13节:“王就很忿怒,要把他们都杀掉。于是,命令发出,哲士将要见杀,人就寻找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要杀他们。”
他们为什么要找但以理和他的同伴呢?根据这段经文,找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杀他们。因为他们也在被杀的对象之列。
从尼王要杀这几位犹大青年的事上就让我们看到,这里存在着“善恶之争”的问题!
上帝曾经应许——“女人的后裔”要在选民中出来,但在此时,犹大国已经名存实亡,因为大多数的人民都被掳到巴比伦。犹太人似乎再无出头之日,唯独这四个青年人仍有显赫的地位。
所以,撒但心想:说不定将来能成就大事的,就在这四个青年人中。所以,要是把他们全部灭掉,也就把“女人的后裔”灭掉了。这样,“女人的后裔”也就不可能来伤它的头了。
当时,尼布甲尼撒在床上睡觉,作了一个梦。梦的内容,撒但可能不知道。但是,尼布甲尼撒在床上睡不着觉,撒但是知道的。于是,撒但就激动尼王的心,让他发出这样的命令。
很明显,这个命令是不合乎情理的!
然而对比之下我们发现,尼布甲尼撒王不是不合情理的人!因为他很有智慧,并且他已经作出了许多聪明的决定。可是这一次,他突然作出很不尽情理的举动,一定是受到了撒但的激动!
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放在“善恶之争”大的背景来看,就会清楚地发现,原来撒但是想藉着尼布甲尼撒王的命令,来除掉可能要来的“女人的后裔”;因为“女人的后裔”要来伤撒但的头。所以,他想方设法要来防止他平安地来到世上。这是撒但阴险的计划之一。
第14-16节:“王的护卫长亚略出来,要杀巴比伦的哲士,但以理就用婉言回答他,向王的护卫长亚略说:‘王的命令为何这样紧急呢?’亚略就将情节告诉但以理。但以理遂进去求王宽限,就可以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在此我们看到,王的命令要杀巴比伦的哲士。可是,但以理却以智慧向亚略求宽恕,希望能给一个宽限的时间。而亚略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他看到尼王如此不合情理,所以,尽管他在执行王命,但是他不是蛮横无理之人——抓到就杀。经过亚略允准,但以理亲自见王,求王宽限时日。结果,他的请求被允许了。于是,“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将这事告诉他的同伴”。但以理及其三同伴就利用这段争取来的时间恳切祷告。结果,但以理得到了关于尼王所作的梦和讲解的启示。
当他得到了梦的启示和讲解以后,紧接着,但以理就主动去找亚略,请求把他带到王的面前。于是,但以理被带到王面前。他就在王面前讲解这梦,因为王最关心的就是关于这梦的讲解。
但以理对于上帝的启示作出怎样的回应呢?
首先,他来到上帝的面前称颂上帝。“这奥秘的事就在夜间异象中给但以理显明,但以理便称颂天上的上帝。”(19节)
其次,上帝将智慧和能力赐给了但以理,于是巴比伦的命运就不再是握在王的手上,而是藉但以理的手来引导。
原来,但以理的命运有一段时间是由尼布甲尼撒来决定的。因尼布甲尼撒把他掳来,要他受训练,吃指派的饮食,要接受考试……他的命运似乎全都操控在尼布甲尼撒的手上。但是这时,当上帝把梦和梦的讲解告诉但以理之后,尼王的命运就操控在但以理的手上了。
但以理被带到王的面前:25-30节。
但以理在王的面前是怎样说的?
第25节:亚略就急忙将但以理领到王面前,对王说:“我在被掳的犹大人中遇见一人,他能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第26-28节:王问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说:“你能将我所作的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吗?”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王所问的那奥秘事,哲士、用法术的、术士、观兆的都不能告诉王,只有一位在天上的上帝能显明奥秘的事,他已将日后必有的事指示尼布甲尼撒王。你的梦和你在床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
这里,但以理在王的面前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荣耀归给上帝;同时指出,王所作之梦的来历是出自上帝。
第二件事情,但以理为尼王解梦。当然,他的讲解是上帝给他的。他点明了王作梦之所以烦乱,是因为将来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关于王所作的梦。
但2:31-35节:“王啊,你梦见一个大像,这像甚高,极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状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描述王所见到的大像的梦。
A、头:精金。 B、胸:银。 C、肚腹:铜。 D、腿:铁。 E、脚:半铁半泥。
我们发现,从这些金属的价值来讲,一个比一个价值低。说明它们所代表的国家的荣耀也是一个比一个逊色。但是从金属的硬度来讲,第四国铁所预表的腿的硬度超过前面的金属。
脚是半铁半泥的,表明其所预表的国家半强半弱。铁和泥的掺杂,相当于现在的“钢筋水泥”!以前,要么是铁器时代,要么是铜器时代,人们不懂得“钢筋混凝土”!当然,现今的半导体器材——硅,也是一种半铁半泥的材料。
第34节:“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
“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是指什么?
按圣经中的说法,有两种石头——“磐石”和“活石”。基督是“磐石”,而我们就是“活石”!
很显然,我们作为活石,不是靠人手凿出来的,而是在耶稣复临之前,上帝在天上经过查案审判筛选出来的一批人。而在预言中,这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更加直接的是指基督和他的国度。因为紧接着就说到,他要打碎这像。
如何打碎这像呢?指基督复临时,他要以他的大能,毁灭世上一切的国。
至于“打在脚上”,从预言的时间上来说,已经到了末期了,也就是世界历史最后的时刻了。
总之,“凿出”和“打碎”的工作是上帝做的!正如彼前2:4所说:“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上帝所拣选、所宝贵的。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藉著耶稣基督奉献上帝所悦纳的灵祭。”
所以,我们就像“活石”!
第35节:“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
关于梦和梦的讲解
尼布甲尼撒作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两种情形:
第一,在但2:37-43节,但以理描绘了梦中所见的金像。这像由金、银、铜、铁、半铁半泥所组成。
第二,我们发现,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把金像的五个部位都打碎了,以后这块石头变成了一座大山。
“石头”在这里有这几样特征:
第一,是非人手所凿的;第二,把上述金属所预表的国都打碎了;第三,它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所以我们在这里发现,这个梦有两条线索——“世上的国”和“上帝的国”。因此,我们期待但以理对梦的讲解也应是两条线索。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梦的讲解。
第36-38节:“这就是那梦,我们在王面前要讲解那梦。王啊,你是诸王之王,天上的上帝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了。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并天空的飞鸟,他都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你就是那金头。”
“你就是那金头”:这是指尼布甲尼撒和他所统治的巴比伦帝国。
有趣的是,但以理在这里借用了摩西的语言。(38节)
创1:26节:“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昆虫。”
很明显,但以理在这里影射到《创世记》,因为创1:26节告诉我们,赐予权柄的是上帝。在此,但以理为了进一步说明,是上帝把这一切赐给尼布甲尼撒王的;同时也是为了说明,他自己所信仰的这位上帝,就是《创世记》中所记载的赐福给亚当的同一位上帝!
所以,但以理使用了和《创世记》相同的语言,为要提醒我们是同一位上帝;同时也说明他的权威及他所赐予的范围都是合法的。
第39节:“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
历史告诉我们,玛代波斯是继巴比伦之后兴起的国家。在此,我们就不去作更详细地讲解了。
“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这是指的希腊。希腊以后出现了罗马。
第40节:“第四国必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克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
我们在这里发现,从价值上来讲,上述这些金属是逐渐下降的。但从其坚韧性来说,是逐渐增强的。
这里的铁,代表的是铁权政策。
对照历史,罗马的政权非常强大和残暴。而罗马军队中的战士,都是强壮有力的,打起仗来非常出色。因此,罗马的军事装备在当时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以至于保罗在说到基督徒属灵的装备时,借用了罗马的装备作比方。(参弗6:14-17节)
现在我们再来看“铁”和“泥”的问题。
第41节:“你既见像的脚和脚指头一半是窑匠的泥……”,
“窑匠的泥”和普通的泥有什么区别?
1)窑匠的泥是很可塑的。2)加工以后就不再是泥了。
赛29:11-14节:“所有的默示,你们看如封住的书卷,人将这书卷交给识字的,说:‘请念吧!’他说:‘我不能念,因为是封住了’。又将这书卷交给不识字的人,说:‘请念吧!’他说:‘我不识字。’主说:‘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所以我在这百姓中要行奇妙的事,就是奇妙又奇妙的事。他们智慧人的智慧必然消灭;聪明人的聪明必然隐藏。”
这里讲到了上帝和自称是敬拜上帝之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手中虽拿着上帝的话,但却读不懂,说:“我也不认识字”。
紧接着,15-16节又说:“祸哉!那些向耶和华深藏谋略的,又在暗中行事,说:谁看见我们呢?谁知道我们呢?你们把事颠倒了,岂可看窑匠如泥吗?被制作的物岂可论制作物的说:他没有制作我?或是被创造的物论造物的说:他没有聪明?”
这里“窑匠”与“泥”相当于什么样的关系呢?“窑匠”是创造者的身份;“泥”是创造物。
那么,“窑匠的泥”是指的谁?在赛64:8说:“耶和华啊,现在你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
这里不难看出,“窑匠的泥”是指的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的信仰可能是根据耶和华的命令,也有可能是按照人的吩咐。
耶18:1-4说:“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起来,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作器皿。窑匠用泥作的器皿,在他手中作坏了,他又用这泥另作别的器皿。窑匠看怎么好,就怎样作。”这里说到“窑匠的泥”。
耶18:5-8说:“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手中也怎样。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
“拔出”,就是拔出来。犹大国将要被拔出来,经历“拔出”、“拆毁”、“毁坏”三个阶段。
其实,历史上的“四大帝国”也是如此啊!比如: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先后经历了拔出、拆毁、毁坏,及至到了第四国罗马,并没有被完全毁掉!因为我们发现,在大像的脚趾内,又有铁的成分渗透进来了。而在先前的铁腿上面,并没有铜的成分。可是铁的成分却在大像的脚趾上延续下来了。
可见,铁所预表的罗马并没有被完全拆毁、拔出,而是延续下来了!
在约9:3-7讲到,耶稣曾治好了一个生来是瞎子的人。
第6节说到,“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在瞎子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这个故事中,耶稣首先是吐唾沫吐在地上,然后用唾沫和泥。
我们知道,“泥”代表人。正如创2:7节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意即他就有了生命,能起来活动了。
耶稣吐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后,还吩咐他去池子里洗一洗,表明我们不仅需要上帝的话语来开启我们属灵的眼睛,使我们能看明属天的真理;同时还需要“水”所预表的圣灵进入我们的内心亲自光照我们,我们才有更新的生命。
事实上,只有当圣灵进入人的里面,才有生命在他里头!
那么,“窑匠的泥”究竟代表什么?
如上所述,“泥”代表人;“窑匠”代表上帝。所以,“窑匠的泥”代表着上帝的子民,而不是代表着普通的人。
我们不妨再引申一下:如果“铁”所代表的是继承下来的罗马的政治,那么“泥”所代表的是上帝子民信仰的宗教。至于“半铁半泥”,就是政教联合。
事实上,当上帝的子民和罗马的政权联合时,就是政教联合!
可见,《圣经》就是如此地奇妙啊!其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随随便便的。我们只有用心地去查考研究,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思。否则,漏掉一点就可能出差错!
但2:41-42节:“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那脚趾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
这里预指政教联合的情形将要一直维持下去,直到被石头打碎的时候为止。
事实上,启13章中也预言到,末后的美国要效法死伤被医好的头一个兽的作为,并要为头一个兽作一个政教联合的像。原来美国的政教是分离的,及至它为兽作了像之后,就在政教联合的事上像兽。于早政教联合的情形,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基督再来。
“你既看见铁与泥搀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那脚趾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脚趾头有十只。以后我们在但7章会看到“十角”的说法。《启示录》中也有“七头十角”的说法。这就出现了“十”字的数字。
本会在布道会上也通常讲到,预言中的“脚趾头”指十个国家,而且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其实,历史上也不是这样一一对应的!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是一种说法而已,不一定正好就是十个,有可能是十二个……
所以,这里只是表明国家众多而已!事实上,欧洲国家,并非只有十个!假如采用这种说法来一一对应,就会出现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所以,我们现在不提倡这种说法。
本会最早提出“十个国家”说法的是乌利亚·史密斯,他在《但以理和启示录的研究》一书中,就把“十个国家”一一地加以对应。但是我们在学习“教会史”的时候发现,他搞错了一个国家。后来,琼斯长老(Jones)发现并作了更正。以后本会几乎就沿用了这个说法。但是,这个说法是有待修正的。
毛泽东曾经讲过一句话: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作为基督徒,我们更应当认认真真地讲说一些事情!
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无法确认“脚趾头”究竟是代表欧洲的“十个国家”,还是更多的国家!如果说“十”代表着众多,这样讲就留有一些余地了。如果我们硬说自己的理解是最正确的,此外再没有别的说法了,恐怕就把自己放在太绝对的位置上了。事实上,今天欧洲不止十个国家!
第43节:“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
前面说到,“窑匠的泥”是指具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这里说到,“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说明他们要和地上的各国商贾往来做生意。
《启示录》中也说到,他们要与地上各国的君王、客商进行贸易往来,但是他们之间却不能彼此相合。说明这等自称是上帝的子民要和世界进行联合。
事实上,他们不仅要和政权联合,而且还要和其它的宗教相联合。这幅情景目前正在应验之中啊!
譬如:目前罗马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及很多基督新教的关系都不错。
所以,我们已经很清晰地看到这种联合的趋势。
以前,当我们读到“这国民与其他国民搀杂”,通常我们总是理解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姻。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
事实上,我们在这里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通婚而已,所关注的是他们跟上帝之间宗教上的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对圣经更加仔细地研究。可能我们在教会听到的是一回事,可是所听到的是不是与圣经原意相符,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根据圣经的预言,我们发现,最后敌对上帝的势力,一方面要与政治勾结,另外一方面要与其它宗教发生搀杂。尤其在美国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后我们看到,美国这只从地中上来的兽,已经开始联合不同宗教的领袖们在一起祷告。这种发展的态势越来越使我们坚信,上述的解释是正确的。
第44节:“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
这句话和“永远的福音”有关系。其实,《启示录》中出现的“永远的福音”,就是借用了此处的概念,因为这里提到了上帝的国是永远的国,它要存到永远,永不败坏。
“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说明当天上的国度建立起来的同时,地上的国依然存在着。可见,天上的国和列国在位是同时的。当然,它和铁所代表的罗马帝国是有先后的。
“天上的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在约14:1-3中耶稣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他去预备什么样的地方?怎么预备地方?难道他去天上是为了造房子吗?不是!耶稣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那些住处是已经在那的。《以西结书》所描绘的圣所就有许多住处,许多房子。我们的罪将天上的圣所污秽了,那些住处也就不能处人。耶稣就是要将那些罪污除去,他去进行查案审判!
其实我们知道,耶稣创造宇宙天地,尚且只需一句话——“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若是他去预备物质性的住处,难道需要预备几千年吗?根本不需要!但是什么样的人能够进入天国,这就需要一个仔细审查的过程!
事实上,上帝早已在天上预备好了住处,关键是谁配得进入其中!所以,耶稣去天上乃是筛选我们的品格!(林前2:9)
在路19:12-15中,耶稣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而得国后还要回来的概念是从哪儿来的?就是从这里来的!
所以我们发现,耶稣所讲的一切,都是有根据的,而不是随便乱说的。难怪《圣经》上记载说,“从来没有象他这样说话的”。因他说话都是以“经上记着说……”为根据的。(约7:46;太4:4,7,10)
第45节:“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上帝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前面第34节说到,这块“石头”打在半铁半泥的脚上。后面解释说,这块石头是“从山而出”的。
圣经中的“山”往往代表国度和人民。诗78:68 “却拣选犹大支派他所喜爱的锡安山。”这里的“山”指一个支派。因此,但二:34中的“山”是指上帝的子民组成的国度。
这块“石头”是从山而出,最后要打碎金、银、铜、铁、泥。表明当基督复临时,基督要以他的权能打破世上一切的权势,以他的国度取代世上一切的国。
这里的“山”也代表了上帝的所在地锡安山和上帝的子民所在地。如果没有上帝,就不会有上帝的子民。正如诗48:1-3说:“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上帝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上帝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锡安山”本是上帝的殿所在地,也是上帝的子民聚集敬拜的所在。撒但曾妄想把他的宝座高举到上帝众星以上,甚至要坐在聚会的山上,享受上帝所受的敬拜。(参赛14:13-14)
以上是关于金像异梦的两个阶段和讲解。
尼布甲尼撒的反应: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尼布甲尼撒的反应:尼王向但以理下拜。
第46-49节:尼王“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并且吩咐人给他奉上供物和香品。王对但以理说:你既能显明这奥秘的事,你们的神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于是王高抬但以理,赏赐他许多上等礼物,派他管理巴比伦全省,又立他为总理,掌管巴比伦的一切哲士。但以理求王,王就派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管理巴比伦省的事务,只是但以理常在朝中侍立。”
尼王的第一个反应是,尊敬但以理。当然,他更是尊敬但以理所敬拜的上帝。
第二,他承认但以理的上帝是一个能显明奥秘事的神。
第三,提拔但以理,而且因但以理的请求而提拔他的三个朋友。
其实,尼王刚刚考问过他们,发现他们都挺优秀的,尤其但以理更是出类拔萃!所以,尼王这时就把他从最低的位置提到了最高的位置,让他成为哲士的头领——“掌管巴比伦的一切哲士”。不仅如此,他还大大地提拔但以理,使他做了巴比伦的总理,掌管事务。同时,他的三个朋友也都被安排了职位。说明因为上帝的名得到荣耀以后,他不仅愿意提拔但以理,也愿意提拔他的三个朋友。
可见,但以理在这次善恶之争的交锋中荣耀了上帝。
接下来就该是分别检验的时候了。怎么检验?请看但3章。
在但3章,我们会提到但以理所说的四个国家。他说到它们的价值会从好到坏、由强到弱,但他并没有说这些国都是坏的,他只是说这些国都要被另外的国所取代。
所以我们在读《但以理书》或者讲道的时候,不可以存有一种错误的概念——认为世上的国全是坏的。因为这不是经文的原意。但以理只是说到,最终上帝的国要取代世上的国。
其实,一国之王的好坏只是个人的问题。事实上,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最终是会得救的。所以,即使在巴比伦中间也可能有好王。
可见,但以理在这里不是谈它们的好与坏,因为这其中也有上帝的子民!如何说明他们是上帝的子民呢?这里出现的“窑匠的泥”,就可以说明其中有上帝的子民。
“但以理常在朝中侍立
很明显,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但以理的几个职位。但以理既是巴比伦的省长,又是总理,管理巴比伦的一切哲士。至于他的三个朋友应该是他的助手,因为他们管理的是巴比伦省的事务。他们没有管理哲士,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尼布甲尼撒王的梦不是由他们解出来的。(但2:48-49)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侍立在朝中”是什么意思?
1)末底改:
《以斯帖记》中记载了末底改“常坐在朝门口”。斯2:19说:“末底改坐在朝门”。
他“坐在朝门”干什么呢?斯3:1-4说:“叫他(哈曼)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
那么,末底改当时是怎样的身份呢?经上说他“坐在朝门”,就说明他是一个官员。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民,哈曼对他就会无所谓。可见,“坐在朝门”表明是很有职位的人。
2)押沙龙:
撒下15:2提到押沙龙为了吸引民心,“常常早晨起来,站在城门的道旁,凡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押沙龙就叫他过来……”于是百姓都到他面前诉说他们的案子。这里表明,坐在城门口的人就是审判者,是一个有着相当职位的人。
3)长老
箴言书描写才德的妇人,说“她丈夫在城门口与本地的长老同坐,为众人所认识。”(箴言31:23)这里说明坐在城门口乃是有权柄的意思。
同样,但以理在朝中侍立,表明了他是一个高官。或许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末底改的身份!在朝中侍奉的人不一定都是太监。事实上,末底改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我们发现,但以理讲完了他的身份和职位之后,就作了自我总结,说他变成了有身份的人——在朝中做官了。
总结:
很明显,但以理在第二章中间受到了考验,而且通过了考验。接下来就应该是他的三个朋友受考验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当基督徒受考验的时候,实际上是异邦的神明和上帝在受考验;如果我们在考验中得胜,就表明上帝获胜了。
沿着这样的一个思路, 现在就把我们带到但以理书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