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7-12-27發佈  摘自国度祷告网

未得之民 2018年
來源: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蒙允刊載。

差傳換日線—兩條腿的都沒有來
作者﹕彭書睿: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祕書長,《宣教日引》全球推廣與動員統籌

前些時候,去了一趟浙江的溫州。這個沿海的三線城市,900多萬人之中,基督徒早已超過100萬人。加上溫州基督徒在世界各地經商移民,已在超過百個國家建立教會,被稱為「中國的耶路撒冷」。這個美麗的故事有一個起點,就是在1867年11月,宣教士第一次來到溫州,溫州教會的歷史就從這頁開始書寫。

要是兩條腿的沒來,一條腿的也要去!

這位來自蘇格蘭的宣教士名叫曹雅直(George Stott),原是一位老師。1865年,戴德生草創內地會時期,開始招募第一批宣教士,他是其中之一。然而,當時他被拒絕了3次,因為他是個瘸子。若還原當時見面的場景,今天回頭看,仍頗具戲劇張力。

戴德生望著拄著拐杖,只有一條腿的曹雅直問:「你只有一條腿,為何如此想前往中國宣教?」

「因為我沒看到那些有兩條腿的人去,所以我必須去!」

戴德生再問,「如果發生暴亂,你要怎麼逃?」

曹的回答,成為後世傳唱的經典: 「我根本不曾想過要逃。」

傳承使命,合一宣教的異象

時光荏苒,百年過去。1967年,中國大陸正逢文化大革命,不要說有形的聚會與建築,甚至任何信仰活動都要 消滅殆盡。然而,教會在荊棘與一片焦土之中,再次發芽茁壯。

50年後的今天,溫州教會的奇蹟,不只在人數上的增長,和重視禱告與回歸神話語的屬靈操練,而且積極參與普世跨文化的宣教,甚至發展出一套別具特色的溫商宣教。雖然這些年他們面對許多困難,包括3年前震驚華人教會的「拆除十字架」事件,但福音的熱火從沒熄滅。

2017年,溫洲教會慶祝 「福音入溫150年」,更是神作為的見證!大會主題:「傳承使命,合一宣教」,不就是華人教會不可迴避的呼召嗎?

耶路撒冷 VS 安提阿

我們深盼那國度的眼光能夠超越本族父家,以賽亞書49章明確地說:「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做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

今天溫州的教會,在福音入溫150年的這一刻,豪氣干雲的宣告:不只是要做中國的耶路撒冷,更要成為中國的安提阿。

「宣教中國」歌詞中的中國,定義上也許是地理的「中原」(最狹義的 漢民族」),或是意識形態上的「中華」(最廣義的海內外華人社群),或是政治版圖的「中國」(以及代表中國基督徒的中國教會)。

傳唱20年之後,我們必須要問,唱的人,現在都在哪裡呢?行動在哪裡呢?

2018年,《宣教日引》不只是內容再次升級,推廣的國家與地區也有所突破。接續2017年嘗試在泰國、澳洲、德國開始發送,我們將會第一次在紐西蘭、韓國與英國看到《宣教日引》。感謝主,預備有共同負擔的機構願意配搭。

這些都是信心之旅的冒險,也需要全球華人教會弟兄姐妹一起用奉獻,以及禱告的行動來支持。

有人問我,過去這幾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本?哪一季的主題?

事實上對我來說,每一季都是最精彩的一季。

神把禱告的對象藉這本小書,送到千千萬萬的您手裡,全世界每一天,都有無數禱告勇士,用中文一起禱告,從各大洲的門戶城市,到北高加索山區的封閉民族,北印度的千神萬佛,相信,您會像我一樣,迫不及待的一路讀下去,忠心守望。